第04版:泰山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念好纪律“紧箍咒” 推动干部作风持续向好
精准施策护航校园安全
帮办代办专业队伍让业务办理“泰省心”
创新医养融合模式 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开展消防演练 筑起安全防线
“众筹微治”激活社区共治引擎
新华社区举办“墨香书韵 统战情怀”书法绘画比赛
打造民宿集聚区 赋能文旅融合发展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年4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财源街道后七里社区以协商议事平台为抓手
创新医养融合模式 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本报4月21日讯(通讯员 张丽 燕超 张亦弛)连日来,财源街道后七里社区以“有事多商量·泰山协商”议事平台为抓手,协商构建“1+3+N”医养融合服务体系,推动养老服务从基础保障向品质提升迈进。

党建引领搭平台,协商议事解民需。该社区党委依托协商议事室,建立“网格问需+多方协商”机制,针对老年群体反映集中的医疗、助餐等6类需求,组织政协委员、医疗机构、物业公司及居民代表开展专题协商。通过“需求清单”与“资源清单”动态匹配,推动社区卫生服务站升级改造,协调驻地医院开通绿色转诊通道,初步实现“小病不出社区、急病快速响应”。

多元共治建机制,服务升级见实效。该社区创新推出“物业+养老”服务模式,将健康监测、助洁送餐等8项服务纳入物业增值内容,“幸福食堂”试运营以来日均服务100余人次。建立“银龄互助”志愿服务队,吸纳20余名低龄老年人参与健康咨询、安全巡查等工作,居民参与率大幅提升。

数字赋能提质效,智慧服务暖民心。该社区开发“医养e家”智慧平台,整合3家医疗机构资源,为老年人建立动态健康档案库,提供在线问诊、服务预约等数字化服务。联合市中心医院开展远程诊疗试点,累计组织健康讲座3场、义诊4场,惠及居民200余人次。

长效发展固根基,民生答卷显温度。目前,该社区制定协商成果落实跟踪表,明确7项重点任务责任清单。设立“养老服务质量监督岗”,聘请10名居民代表参与服务评价,推动家庭医生签约等民生项目持续优化。同步建立社区养老发展基金,募集首期资金用于特殊困难群体帮扶。

协商机制让养老服务更贴近群众实际需求。随着季度联席会议机制、资源整合激励办法等5项制度陆续出台,后七里社区“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政协搭台、社会参与、群众受益”的治理格局正加速形成。这一探索为老龄化社区治理提供了新思路,彰显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生动实践。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