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河道生物多样性邂逅城市管理“魔法”
营造健康向上文化环境
科技下乡助推畜牧业发展
退休时医保缴费年限不足怎样补?
千盏灯照亮夜间出行路
专项整治腾出文明停车位
用镜头记录老年人美好瞬间
守护蓝天精灵 共建绿色家园
书香浸润童年 阅读点亮未来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25年4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养鱼先养水 水好鱼自知
河道生物多样性邂逅城市管理“魔法”

工作人员清理水面漂浮物。 记者 董文一 摄
水鸭三五成群悠闲嬉水。 通讯员供图
 

本报4月21日讯(记者 董文一)暮春时节的奈河,水波潋滟,生机盎然。成群的鱼儿在水坝前腾跃争流,溅起银珠串串;彩色锦鲤曳尾浅滩,与摇曳的水草共舞;白鹭翩跹掠过如镜的水面,惊起三两野鸭,优哉游哉地划开一圈圈涟漪……这幅“水清鱼乐鸟来栖”的生态画卷,正是奈河河流生态系统多样性的真实写照,也是我市创新河道治理的生动注脚。这场自然美景的背后,蕴藏着城市管理的“科技智慧”与“治理巧思”。

为守护这场生态大秀,市城市管理局综合服务中心排水所亮出了“三大法宝”——闪电保洁队、“河道自动吸尘器”和“水流魔法”。

针对在景区周边及游客密集区域的河道、排水设施,排水所工作人员增加保洁频次,实行巡回动态保洁,对水面漂浮物、沿岸垃圾进行“随有随清”。在奈河河底,工作人员精心栽种苦草等沉水植物。“过去河底只有单一的长水草,现在打造的‘水下森林’不仅能净化水质,还能为鱼类提供更好的栖息环境。”工作人员介绍,这些四季常绿的沉水植物具有耐污染、耐弱光等特性,为鲤鱼、鲫鱼、草鱼、鲢鱼、淡水鲈鱼等鱼类创造了理想的生存空间。

在河岸边,工作人员操控遥控器。只见自动清洁设备的大网慢慢聚拢起来,灵巧地收集水面漂浮物。为提高保洁效率、降低人力成本,排水所在部分河道安装自动清洁设备。“河道自动吸尘器”既可精准打捞常规漂浮物,遇到顽固垃圾时还能即时切换为人工遥控模式,实现了高效与灵活的完美结合。

为进一步丰富城市景观,排水所巧妙利用水利设施开展提水造景工程。在枯水期,通过迎春路、奈河两级提水泵站,从汶河、胜利水渠引入河水,提升至上游石峡水库,再让河水自然流回河道。这一举措有效保持了河道水量充沛,形成波光粼粼的水景,为城市增添了灵动之美。如今,这项“水流魔法”让市民再也看不到干涸的河床,取而代之的是美丽的水系景观。

数据显示,随着治理措施落地,奈河水生生物种类显著增加,白鹭、翠鸟等对水质敏感的鸟类也成为常客。“生物多样性是河流健康的‘晴雨表’。”市城市管理局综合服务中心排水所副所长齐海生说,“排水所积极打造水清岸美的生态景观。这些举措显著改善了河道生态环境,促进了水生生物多样性,为市民提供了优质的亲水空间,提升了城市形象和宜居度。”

这个春天,奈河的鲤鱼用尾鳍拍打出欢快的水花,勾勒出一幅生态改善的动人画卷,而城市管理者正以创新思维续写着“鱼水情深”的新故事。从单一治理转向系统修复,从人工保洁升级为科技赋能,奈河的美丽蜕变,生动印证了“养鱼先养水,水好鱼自知”的生态智慧。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