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4月18日讯(记者 崔东旭)2025年4月26日是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今天上午,2025年山东省知识产权宣传周版权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我市举行。
山东是版权资源大省,历来高度重视版权工作。2024年,全省著作权作品登记81万件,数量位居全国第三;查处侵权盗版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潍坊、菏泽、肥城3市先后入选全国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我市高度重视版权事业发展,拥有全国唯一图书类版权交易中心,在做大做强图书版权交易、构建版权多元化服务生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肥城市成功入选2024年全国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版权赋能桃木全产业链迅猛发展。
启动仪式上,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山东中心相关负责人宣读了倡议书,呼吁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宣传力度,增强保护新闻作品版权的意识,营造“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社会舆论氛围,强化“先授权、后传播”的正确规则。
山东作为文化大省,始终将版权工作作为推动文化繁荣、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活动现场还公布了《山东省版权改革创新工作汇编》,其系统梳理了过去一年各地市、各版权单位在版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典型案例和先进经验。
今年知识产权宣传周版权宣传活动以“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为主题,省、市联动,将结合本地特色举办各类重点活动196项。泰安将举办“版权亮剑 正版护学”校园周边清源行动;青岛市设立知识产权创意集市;淄博市张店区聚焦“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讲好中国知识产权故事;烟台高新区政企联动,举办知识产权转化运用研讨会……
2024年,山东构建起覆盖全省16市和重点产业园区、学校等版权资源聚集区的版权服务端口及版权登记服务网络体系,开展综合性、全方位版权公共服务,为版权强省建设提供了强力支撑。
近年来,全省作品著作权登记量总体呈现稳定增长趋势,登记量较多的分别是:济宁市147319件,占登记总量的18.03%;济南市114016件,占登记总量的13.95%;青岛市111162件,占登记总量的13.6%;菏泽市71556件,占登记总量的8.76%。相较于2023年,东营市、日照市、聊城市的作品著作权登记量增长率超100%;青岛市的作品著作权登记量增长率超50%。
活动现场举行了“版权赋能大学生成长行动”启动仪式,省文创协会和各高校项目相关负责人共同签署《版权赋能大学生成长行动战略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