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文谙
在乡饮乡的生产路上,300棵杨树挺立在两侧,当地村民把这些杨树称作“绿色银行”。
“以前路边荒草丛生,现在可不一样啦。这些杨树生长迅速,成材后的杨树在市场上用途广泛。去年卖了杨树,我家分了好几千元呢。”当地村民李大叔说。
近年来,乡饮乡充分利用村边地头、沟边、河边等闲置土地,鼓励有条件的村居种植杨树,让更多闲置土地变成增收“宝地”。常屯村负责人说:“我们村创新采用‘N+N’分红模式,根据地块距离远近制定不同的分红方案。”这种灵活的分红模式,既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也为村集体发展积累了资金。有了这笔收入,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了,村里也有资金修缮道路、安装路灯了,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除了杨树产业,乡饮乡的花卉种植产业也开展得有声有色,崇化东村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每到玫瑰盛开的季节,整个村庄都被笼罩在芬芳之中。崇化东村主要负责人说:“我们村和玫瑰种植能手合作,利用村里的闲置边角地种植玫瑰,每年能为村集体带来约2万元的收入。”
崇化东村的村民也借着玫瑰产业的东风,在家门口摆起小摊,售卖玫瑰制品。游客穿梭在花海中,赏花、购花,尽情享受着乡村的惬意时光。
无独有偶,八仙桥街道的花卉市场同样热闹非凡。市场面积达5000平方米,6个摊位上摆满了数百种花卉绿植。市民刘女士穿梭在花丛中,精心挑选着心仪的花卉:“我特别喜欢来这个花卉市场,这里品种多、价格实惠,每次来都能挑到满意的花。买回去摆在家里,整个屋子都变得很温馨。”摊主陈老板忙着为顾客介绍花卉的养护知识:“市场管理很规范,人流量也大,生意一直不错。”花卉市场的繁荣,不仅丰富了市民生活,还带动了周边运输、包装等相关产业发展。
在鹤山镇宁阳甲木家庭农场,阳光透过大棚,洒在一串串饱满的阳光玫瑰上。农场负责人正在查看葡萄的生长情况:“我们农场投资了600万元左右,种植阳光玫瑰52棚、樱桃4棚,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销售。去年阳光玫瑰卖了4.5万公斤,收入约130万元,一部分销至东南亚和俄罗斯。农场发展起来了,周边村民也能来这里打工,增加收入。”
近年来,宁阳县大力推广林果新品种与新技术,新增果园93.87公顷,积极发展林下经济,新增林下中药材种植面积超53.33公顷。这些举措有力推动了林业产业优化升级,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