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来自汶阳田一线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观察
一站式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
构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新生态
助力外贸企业应对国际挑战
4月14日5时起泰山景区6条线路有序恢复开放
预计14日夜间我市风力减弱 15日起气温回升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25年4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无标题

 

(上接01版)由泰山茶溪谷繁育的“泰山御芽”先后获得“第十二届国际名茶评比金奖”“第三届国际茶博会盲评第一”等殊荣。“泰山茶溪谷有机茶”荣获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最受欢迎产品奖,入选2025年全国两会山东代表团住地“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展区好品。“茶树品种好才能炒出好茶叶。”王兆祥坚信,良种是做出好茶叶的先决条件。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茶叶亦是如此。

北方不似湿润多雨的南方,季节性长期干旱和持续低温环境不利于茶树生长。除了南北的气温、湿度差异,茶苗也是制约泰山茶产业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

“我们引进的茶苗多为裸根苗,就像‘拔葱’一样把茶苗拔出来,茶苗的根系没有泥土包裹,运输过程中极易失水,影响茶苗的成活率。”王兆祥告诉记者,为解决茶苗成活率低这一问题,泰山茶溪谷从2023年开始研究“长穗扦插快速成苗繁育技术”,利用营养钵让茶苗生根,攻克了茶苗快速繁育的难题,通过此技术移栽的茶苗成活率可达到95%以上。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泰山的高海拔与昼夜温差,让泰山茶积累了丰富的营养物质,赋予了其叶片厚、耐冲泡的特点,喝起来口感鲜爽、花香明显,氨基酸含量高。

去年,碧霞春茶园首家移栽“泰山御芽”,茶园相关负责人介绍,“茶苗移栽后不到10天,新芽便已冒出,比外地茶苗成活率高很多。”

“今年我们繁育了40余万株茶苗,原先一年才能移栽的茶苗,现在仅需三四个月便能出圃,移栽后基本没有死根现象,既缩短了育苗时间也节约了成本。”泰山茶溪谷茶农介绍。

据了解,泰山茶溪谷智能繁育温室总面积3500平方米,目前,该智能繁育温室年繁育茶树无性系良种70万株以上,茶苗成活率达95%,有效推动泰山茶产业提质增效发展。

茶旅融合

“泡”出产业甘醇

峰连天际边,茶香绕山间。

在缕缕茶香中,位于泰山区省庄镇的沁园春女儿茶厂迎来一批开展研学游的大学生,在这里,他们体验采茶、泡茶,学习茶艺与炒茶技术,感受茶文化的魅力。采茶制茶、茶艺演示、以茶入馔……参与研学的大学生拿着竹篓游走于各个体验区,体验“茶农”的乐趣。

当前,“茶旅游”“茶研学”与省庄镇的美丽乡村建设正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如今,茶文化体验区、连片茶园让这里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

为了能“火速出圈”,各家茶厂也有着“独门秘籍”。“我们打造了生态茶园和炒茶体验基地,同时引进了新的炒茶设备,在控温等技术上都有所提高,顾客的体验感也更好,认可度更高。”沁园春女儿茶厂总经理张伟说。

目前,为促进全镇文化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省庄镇整合辖区茶旅产业资源,串珠成链,推出那一叶茶厂、沁园春生态茶园、小津口茶主题休闲驿站、津口女儿茶苑茶文旅研学路线,建立“研学+茶产业”文旅新模式,打造省庄镇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新亮点。

除了茶旅融合,泰山茶正以深加工技术为支点,撬动传统茶业转型升级。当茶香突破杯盏的边界,一场关于茶叶的产业创新已然启幕。如今,“年轻态”的新式茶食“闪亮登场”,让“吃茶”成为新风尚,助推泰山茶与茶食创新“出圈”。

近年来,随着消费市场持续升级和年轻消费群体崛起,除了传统的女儿茶产业,女儿茶也不断衍生新产品,新式茶食方兴未艾。“今年年初,我们在糕点里加入了女儿茶,以茶粉入点,既好吃又健康,上市以来,消费者认可度很高。”泰山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生产主管马小林说。

将女儿茶细细研磨成粉、过筛,加入豆粉混合炒制,制成油酥芯,再将水皮油皮均分成同样大小,把油皮包入水皮,擀成圆圆的小饼状,包紧后放入烤盘烘烤。烤制出的糕点饼皮弹牙、口感软糯,满是女儿茶的清新气息。“我们经过试验,选取的是省庄当地炒制后的女儿茶入点,而不是用的鲜叶,这样口感最佳。”马小林告诉记者,为了能让顾客吃到茶香,在馅料的制作过程中,不会过于追求细腻,会保持一些颗粒感,让顾客吃到茶叶本身的味道。

从传统的“喝茶”到如今的“吃茶”,只是泰山茶产业转型的一个缩影。我市通过普及深加工技术,茶叶固有的产品形态被改变,茶衍生产品不断涌现,让产品走向更大市场。

 
3上一篇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