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明荟
近年来,泰前街道广生泉社区党委以“泉心服务”党建品牌为抓手,创新探索“组织自治、数据智治、服务善治”的“三治”模式,助推社区治理精准高效。
“泉”心自治聚合力
“泉”源赋能,组织网络全覆盖。广生泉社区将群众需求放在首位,以网格为触角,合理划分10个网格,构建“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党组织架构,组建“1+2+N”网格工作队,邀请21名热心老党员、老干部担任楼长、单元长、网格长等职务,协助参与社区治理工作;整合“双报到”单位、志愿者、社会组织等各方力量,形成基层治理合力。
“泉”涌共治,群策群力促提升。广生泉社区探索打造“泉”民协商广生泉模式,把居民切身利益相关事务和实际困难纳入协商范围,通过组建居民自治小组、设立“梧桐树下”协商议事平台等方式,针对老旧小区环境卫生整治等问题,鼓励居民建言献策,参与社区事务决策与管理。
“泉”流争先,善作善成抓落实。广生泉社区深入开展“擂台比武强‘网’ 泉心服务满‘格’网格擂台比武”活动,从下沉网格、收集居民诉求等12个方面记录工作开展情况,以问题解决成效等为主要考核指标,激励各网格相互学习、良性竞争,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全面提高网格化治理水平,为居民提供更优质服务。
“泉”力智治提质效
“泉”景慧治,数据统筹情况明。通过“拉网式”摸排,广生泉社区建立包括人口结构、居民需求、特殊群体关怀等关键数据的9张情况表,实行动态更新机制,采用“红黄蓝三色管理法”标识重点事项;打造社区可视化地图,与情况表协作实现数据整合与共享,构建“云端中枢”,为精细化治理提供数字支撑。
“泉”眼守望,安全防线构筑牢。广生泉社区充分发挥综合应急服务站作用,借助全时视频监控系统和智慧消防控制平台,实时捕捉安全隐患,推动应急处置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变;利用“雪亮工程”平台实时监控交通流量,与社区安全巡查队形成“双轨”联动保障机制。
“泉”心通办,数字便民惠民生。广生泉社区推出“‘码’上提 ‘泉’心办”小程序,网格员在线接单,让居民通过“指尖”高效便捷办事;引入智慧医养平台,合理调配资源,全力助推医疗、养老“一站式”服务提质升档,切实增强社区老年人的幸福感、归属感。
“泉”情善治惠民生
“泉”润心田,撑起“一小”守护伞。广生泉社区开设“泉”心护成长假期托管班,开展书法培训等多样课程与活动;打造“红色四点半”课堂、弘毅书院等特色品牌,利用托管时间开展活动,今年已开展红色宣讲、国防教育、关爱未成年人等志愿服务26场次。
“泉”连民心,关注“一青”心头事。广生泉社区积极探索“矛调体系覆盖到家、社情民意排查到家、矛盾纠纷化解到家、为民服务暖心到家”的“四到家”工作法,将“泉”心服务融入社区网格,组织网格员深入了解青年需求,协调解决问题;与山东农业大学共建社会实践基地,为青年提供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平台;打造工人文化宫及沿奈河夜经济项目,运营后预计年接待游客量30万人次,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
“泉”韵生辉,织密“一老”保障网。广生泉社区积极探索养老服务新模式,以“嵌入式”小微机构为基础,整合多方资源,成立全市首家社区医养驿站,每月25日定期举办“幸福邻里 医养大集”活动,设置20余项服务项目;联合市老年大学创新开办“老年大学进社区 社区月课”活动,每月7日开展惠老文化课堂,让老年人在“家门口”上“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