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其中,罗非鱼养殖厂房面积3500平方米,安装了2个直径15米、4个直径12米、6个直径10米的圆形桶;罗氏沼虾养殖厂房面积2200平方米,安装了28个直径6米的圆形桶。养殖企业出于对用电成本、养殖茬口、市场价格等方面的考虑,决定第一批主要养殖中科5号鲫鱼。
“中科5号鲫鱼生长速度快、产量高、抗病能力强、鱼刺少、销路好,今年4月就能收获上市,预计2个厂房的纯利润能达150万元。4月以后压茬养殖罗非鱼和罗氏沼虾,年产值可达1000万元。”旧县乡水产站站长万庆丰介绍,养殖厂房主要采取循环水养殖模式,圈养桶底部有鱼马桶,用来收集鱼的粪便,收集的粪便会顺着管道排到外塘,用于水生作物种植,这就形成了一种循环生态。
记者了解到,工厂化圈养桶养鱼属于高密度养殖,旧县乡正在探索培养更多本地养殖户参与工厂化养殖,把退渔还湖的老渔民变成高密度养殖的技术专家,对外输出技术经验。“产业园二期项目计划再建设4个厂房,3月动工,10月完工。项目全部投产达效后,园区年产值可达4000万元。”旧县乡生态渔业专班成员李旭说。
借助优越的水体资源和渔业传统,东平县大力实施生态渔业“30万亩”工程,有效统筹大水面和湖外池塘,构建起“一湖一洼三片区”发展格局。稻虾套养、藕虾混养、工厂化养殖等模式实现了一田两用、一水多收,亩均年收益超1万元。生态渔业从有到优涅槃重生,撑起了千家万户的致富梦。
从田间到市场,从设施到产业,一条条串珠成链的产业纽带,一头连着广袤田野,承载着农民的辛勤与希望,一头连着市场需求,释放着产业发展的无限活力。东平县以设施农业为笔,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书写着蓬勃发展的崭新篇章,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向着更加灿烂的明天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