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4月2日讯(通讯员 何敬慧)数百架无人机在大宋不夜城上演“星空之门”,“空中智慧鹰眼”助力生态环境监管,农林植保无人机高效喷洒微生物肥料……在东平,低空飞行应用场景接连亮相,离群众生活越来越近。
低空经济要发展,无人机一定要飞起来。东平县彭集街道(滨河新区)抢占低空经济发展新风口,积极引入翱翔无人机实训基地,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往上推和往下推,是控制飞机的‘油门’,简单来说就是让飞机上升和下降;往左推和往右推,是控制它的左旋转和右旋转,也就是遥控它的方向。”在翱翔无人机实训基地,教练正为学员讲解无人机操控技术。该基地由山东翱翔智瞰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位于彭集街道(滨河新区)山大泰山科技园,拥有1000平方米的无人机室外飞行训练场地,申请高度100米、半径1公里的无人机隔离飞行空域,搭建200平方米的无人机虚拟仿真实训室、无人机理论教学室,配备现代化教学设施和专业师资团队,开设中国民航无人机驾驶培训课程,采用“理论+实操”双轨教学模式,确保学员全面掌握无人机操控技能。
“无人机在航拍、测绘、救援、植保、巡检、教育等领域应用愈发广泛,操作人员需求量很大。随着国家对无人机行业监管趋严,执证飞行已成为刚需。”翱翔无人机实训基地负责人王家新介绍,“作为东平首家无人机实训基地,我们后续还将推出青少年研学、航空科普教育、创业培训等多元化课程;同时,争取3年内推动研发、生产、制造全产业链条落地东平,打造泰安最大规模的无人机实训基地,提升行业竞争力。”提起基地未来发展,王家新信心满满。
近年来,彭集街道(滨河新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强化前瞻布局,做优发展生态、做实人才支撑,人工智能、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融合发展,港航物流、钢铁产业已初具规模,街道(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态势持续向好。翱翔无人机实训基地的落地,进一步完善了低空经济产业链,将为低空产业发展培养坚实后备力量。“我们将全面参与低空经济在人才建设、应用服务、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发展,助推无人机多元化新场景落地应用,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低空动能’。”彭集街道(滨河新区)党工委书记葛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