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娈鸾
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清明节不仅是缅怀先人、寄托追思的重要时刻,也是踏青赏花、亲近自然的美好时节。通过平衡“传承”与“创新”,这个节日既可以有“清明时节雨纷纷”的诗意,也应该有“万物清洁明净”的文明内核。
让清明更诗意,就是要让传统文化的精华在现代社会中绽放光彩,让人们在节日中感受到精神的滋养。让清明更文明,则是要将现代文明理念融入传统节日,摒弃陋习,以更加环保、安全、文明的方式传递情感和传承文化。连日来,全市多个社区通过发放宣传单、举办文艺演出等丰富多样的方式,大力宣传移风易俗、文明祭扫理念。用鲜花代替纸钱,这不是对传统的抛弃,而恰恰是清明文化的回归,推动绿色祭扫新风尚的形成,让清明节在现代社会展现出新的意义。
前不久,市文明办等多个部门面向广大市民联合发出倡议,倡导广大市民通过“云祭扫”、敬献鲜花、植树绿化等绿色环保方式缅怀逝者,共护生态环境。以更加文明、环保、富有文化内涵的方式,表达对逝者的怀念之情,让清明节不仅成为寄托追思的时刻,也成为弘扬文化、传承文明的重要载体。
从家的层面祭奠祖先亲人,到国的层面缅怀先烈英雄,这是清明文化慎终追远在社会风尚中的醇化。每年清明节前后,泰安革命烈士陵园都会成为缅怀先烈、寄托哀思的重要场所。近日,已有多个单位、组织、企业、学校等前往陵园开展祭扫活动,通过敬献花篮、默哀致敬、宣读誓言等方式,表达对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和深切怀念,用实际行动彰显时代文明。这样的祭扫活动早已超越简单的仪式,成为红色教育的重要载体。清明祭扫不仅是情感的寄托,更是价值观的传递,将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持久生命力。
值得关注的是,清明假期向来是出行高峰期,泰安作为旅游胜地,大量游客涌入,加之本地市民外出祭扫、踏青,道路交通压力剧增。因此,保障交通安全,确保道路畅通,是清明期间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这不仅关系到大家的出行体验,也关乎大家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每个人都应从自身做起,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出行,为营造安全、有序、和谐的清明出行环境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