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郑凯 张智凯
当前全球能源革命加速演进,我国新型储能产业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作为储能领域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学术盛会,全国储能科学与技术大会在促进储能科学与技术交流、推动基础研究与应用对接、提升储能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着先锋引领作用。3月22日至23日,第十届全国储能科学与技术大会在肥城市召开,见证了近年来新型储能、新型电池电极材料产业在泰汶大地创新发展的历程。
●专家学者共话新型储能创新发展
本届会议由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中国化工学会储能工程专业委员会、中国颗粒学会能源颗粒材料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来自全国重点高校、权威科研院所、相关企业的500余位代表齐聚一堂,研讨交流储能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技术成果。
大会报告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杨春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锁江、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立泉、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丁玉龙和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陈海生分别以《深地储能机遇与挑战》《电化学储能的过程工程新挑战:跨尺度反应——传递调控》《储能与AI》《基于颗粒的中长时热能存储》《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研究与应用》为题作了特邀报告。
“肥城有比较丰富的岩穴资源,特别是盐矿开采之后,有大量的盐穴空腔。这对于开发压缩空气储能是一个很好的资源,能够大幅降低压缩空气储能的成本。”陈海生说,当地良好的产业优势和营商环境,为他们组织示范项目提供了很好的支持和帮助。“对于压缩空气储能这种长时规模储能,各级给予了比较稳定的支持政策,能够保障整个行业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陈海生说。
本次会议还通过《先进锂电池关键科学技术》《新型储能电池》《钠电池关键科学技术》等8个学术论坛、218场报告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共话新型储能科学与技术的创新发展。
“全国储能科学与技术大会在泰安举办,充分体现了大会组委会对我市工作的关心支持,既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交流机会,也为我市储能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泰安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兰祥致辞时表示,泰安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认真学习借鉴先进经验,进一步完善储能产业发展规划,强化要素保障,加快项目建设,力争把泰安建设成全省乃至全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新高地。
●新型储能“迭代升级”书新篇
近年来,肥城市依托丰富的盐穴资源优势,精心布局储能赛道,不断完善产业布局,吸引众多“央字头”“国字号”企业前来投资,一大批产业链上下游项目纷纷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大会期间,部分专家对中储国能山东肥城300兆瓦先进压缩空气储能国家示范电站、中能建山东泰安350兆瓦压缩空气储能创新示范项目、中电建肥城2×300兆瓦(一期)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站、中石油鲁银(肥城)盐穴储气库、首航高科二氧化碳熔盐储能示范和装备制造产业园等项目进行了实地考察。
在肥城经开区中能建山东泰安350兆瓦压缩空气储能创新示范项目建设现场,项目建设有序推进,项目主厂房已经封顶、8个储热罐体正在进行焊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际首台(套)单机容量最大的350兆瓦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年发电量可达4.6亿千瓦时。“项目预计6月底实现首次并网发电,建成后,年营业收入约4亿元。”项目负责人刘少勇说,项目采用全自主化、全国产化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将有效带动储能、储气产业发展。
不远处,中储国能660兆瓦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示范电站项目也同样让人期待。2021年9月,中储国能国际首套10兆瓦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示范电站并网发电,实现了我国压缩空气储能技术从“0”到“1”的突破;2024年4月,300兆瓦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示范电站并网发电一次成功,成为全球规模最大、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新型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入选国家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今年2月,660兆瓦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示范电站项目开工建设,将创系统单机功率最大、系统效率最高、系统性能最优、单位成本最低、自主知识产权数量最多等五项世界之最。
从10兆瓦到300兆瓦再到660兆瓦,肥城盐穴储能规模体量、核心技术不断迭代升级,创造了“已建成电站容量”“在建单机容量”等8个全国第一。目前,肥城市新型储能产业链重点推进项目达22个,总投资额高达340亿元,构建起集制盐建穴、储能储气、储能装备制造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全部建成后,盐穴储能规模可达3480兆瓦,将成为全国最大的盐穴储能示范应用基地。
●新型电池电极材料产业集群发展后劲十足
会议上,除了大放异彩的新型储能产业集群,肥城市打造的新型电池电极材料产业集群也备受各方关注。部分专家学者实地探访了山东瑞福锂业有限公司、蔚蓝科技产业园、山东兴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园区企业。
在位于老城街道的山东瑞福锂业有限公司,智能化提升项目顺利推进。今年初,公司基础锂盐节能提质增效降碳智能化项目成功入选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的《关于下达2025年省重大项目名单的通知》,“我们依托电机智能化的本体激励系统,就可激励磁场,提前预警开启自动保护功能,运行电流平均下降30%,能效由三级提升为一级。”瑞福锂业公司工程设备部总经理助理杨超说。
位于肥城高新区的蔚蓝科技产业园,近年来一直深耕钠离子电池材料与电芯技术的山东零壹肆先进材料有限公司的产品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去年1月,公司正式向用户交付全球首款普鲁士蓝基钠离子电池,迈出钠离子电池产业化重要一步。
下转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