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3月24日讯(通讯员 王希滨 李盟)近年来,肥城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在城市管理方面不断探索与创新,着力打造更加宜居、和谐、美好的城市环境。
“这里真是个好地方,等孩子的时候和其他居民在这里聊聊天,也不无聊了。”在丰园小区口袋公园休憩的居民张大爷说。在他看来,口袋公园不仅让他有地方放松身心,还能结识许多新朋友,增添了许多生活乐趣。
去年以来,肥城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的理念,以“精管善治”为主线,按照“低干预、微改造、精提升”的思路,下足“绣花功夫”,巧妙利用城市中看似不起眼的“城市边角”,精心打造口袋公园20余处,让方寸之地尽显“民生幸福”,为市民的生活增添了一抹又一抹亮色。
流动摊贩管理是城市治理的一个难题,其“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悖论长期困扰城管部门。该局坚持“以人为本、疏堵结合”的原则,在加强日常巡查的基础上,调整优化临时经营疏导区域10余处,为流动商贩“安家”,市容环境秩序更加整洁、规范、有序。同时,该局还积极推行文明执法、柔性执法,通过耐心劝导、宣传教育等方式,引导市民自觉遵守城市管理法规,维护良好的市容环境。
“我们小区东门口出行不拥堵了,流动商贩都搬到了东北侧的临时经营疏导点,既保留了城市生活的‘烟火气’,又维护了市容秩序,真是太好了。”御景苑小区居民王先生说。
在加强日常执法的基础上,该局还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打造智慧化城市管理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了城市管理智能化、精细化等相互融合,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让城市管理更加智慧、高效。
经过一系列努力,城市面貌焕然一新,街道干净整洁、秩序井然,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肥城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将继续创新城市管理方式方法,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同时,加强与居民的沟通互动,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推动城市管理创新升级,努力打造更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让居民生活因城市管理而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