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纪宗玉 通讯员 宋明志 肖明媛
在位于老城街道的山东瑞福锂业有限公司内,年产2.5万吨电池级碳酸锂生产线机器正飞速运转。在碳酸锂生产过程中,该公司用本体激励电机系统替代传统的电机加减速机模式,使驱动负载更为灵活、起动性能更加优异,有效实现了电耗大幅降低。
前段时间,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下达2025年省重大项目名单的通知》,山东瑞福锂业有限公司基础锂盐节能提质增效降碳智能化项目入选。“我们依托电机智能化的本体激励系统,能够激励磁场,提前预警开启自动保护功能,运行电流平均下降30%,能效由三级提升为一级。”山东瑞福锂业有限公司工程设备部总经理助理杨超说。
同时入选名单的还有山东丰融新材料有限公司二十万吨锂电池物理法循环再生项目,据公司副总经理吴仲谋介绍,2024年,丰融锂电池循环利用项目建成投产,两条生产线每年分别能够处理1万吨各类锂电池和2万吨极片,能够实现废旧锂电池全资源要素的回收利用。今年7月份,该公司计划扩大产能,新上20万吨废旧锂电池生产线,目前正在办理项目开工的前期手续。
如今,肥城市新型电池电极材料产业集群共纳入企业137家,锂电新材料产业加速集聚、协同融合、纵深发展,一条涵盖锂矿石加工、锂电池钠电池原材料、正负极材料、电材组装、锂电池回收综合利用全周期、闭环式产业链条初具规模,“泰山锂谷”产业集群后劲十足。
产业集群的集聚发展,得益于相关企业主动竞逐锂电产业风口,更离不开肥城市委、市政府对新型电池电极材料产业的前瞻布局。2023年,肥城市编制了《“泰山锂谷”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发挥锂电新材料等产业比较优势,超前谋划产业发展路径,助力锂电产业实现从“零”到“链”的突破、从“链”到“群”的提升。
相比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技术是一种新储能技术,因其原材料成本低、安全性好和能量密度高等特点逐渐受到关注。近年来一直深耕钠离子电池材料与电芯技术的山东零壹肆先进材料有限公司,在肥城高新区蔚蓝科技产业园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去年1月份,该公司正式向用户交付普鲁士蓝基钠离子电池,迈出钠离子电池产业化的重要一步。
眼下,零壹肆公司正加紧建设10GWh普鲁士蓝基钠离子电池生产线,实现从核心材料到电芯一体化绿色制造。同在一个园区,万吨级单壁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制造项目也在快速推进,其产品作为性能优异的新型导电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半导体及航空航天等领域,打破了国际垄断,亩均产值达到4500万元。
作为泰安市打造千亿级“泰山锂谷”的重要板块,蔚蓝科技产业园已集聚了硕士、博士30余名,主攻钠离子电池关键材料研发。作为电动汽车百人会在全国布局的唯一中试基地,蔚蓝科技产业园目前有中试项目18个,中试成果产业化在建项目2个。
从“一枝独秀”到“多头并进”,肥城市坚决扛牢“泰山锂谷”核心区担当,全力推动新型电池电极材料产业由单一锂电材料向多元新型材料跨越转变,新型电池电极材料产业集群获评省特色产业集群综合评价第4名,龙头企业瑞福锂业获评全省新能源领域“头雁”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