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泰安日报 4下一版
大型专题节目《习近平经济思想系列讲读》即将开播
为青春与乡村“双向奔赴”铺好路架好桥
第十届全国储能科学与技术大会在泰开幕
坚定发展信心 确保实现一季度“开门红”“开门好”
泰安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扩大会议召开
创新实干 聚力攻坚 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健康泰安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年3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就业不出村,致富不远游,我市——
为青春与乡村“双向奔赴”铺好路架好桥

 

□记者 张隆德

“有本事的漂洋过海,北京上海,没本事的返乡留守,种地到老。”过去,对很多外出打工奋斗的年轻人来说,返乡回村是一件令人尴尬的事,如今,随着乡村振兴的号角吹响泰汶大地,这一观念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全市城乡融合发展持续提速,镇域主导产业定位愈发清晰,新型经营主体活力不断激发,乡村共富工坊、现代农业产业园、果蔬轮作种植基地等特色产业逐渐形成集聚效应,传统的“小作坊”、农产品初加工及初创小微企业也搭上了智能化、平台化的快车,逐步走出了“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这些有利条件相互叠加,对年轻人充满了吸引力。转眼间,越来越多人选择返乡、留乡创业、就业,在泰安这片创新创业热土上打造着属于自己的“梦工厂”。

平台经济的崛起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创造了许多“逆流青年”。在新泰市龙廷镇,制刷的“小手艺”被电商无限放大,逐渐成了富民“大产业”,不仅解决了“二孩妈妈”不出村就业难题,也吸引了在沪夫妻放弃高薪工作返乡创业,更是成就了“刷二代”与父辈并肩奋斗创出千万业绩的行业佳话……凭借这一把刷子,龙廷镇蹚出一条山区乡镇依靠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共同富裕”的新路子。

因为好奇购物平台上一把标有“鞋刷界天花板”的鞋刷,记者寻着厂址来到新泰市龙廷镇瑞山东路的北站村,见到了鞋刷制作销售企业的负责人——山东远腾制刷有限公司经理张建华。

“这把鞋刷单品属于我们的爆款,一个月能卖60万把。”张建华是北站村土生土长的“刷二代”,从父辈手中接过毛刷产业的接力棒,他便用年轻人的思维打开了线上电商销售的大门,同时还带动整合村里其他制刷企业完善模具制造、刷柄制造、注塑、植毛、辅料等产业链条,搭建产品研发平台,推动毛刷产业从油漆刷向生活用刷、私人订制、工业用刷等方向拓展提升。几年间,张建华一边加工销售,一边根据用户反馈不断升级产品、研发专利外观,不仅带毛毛刷畅销海内外,不带毛的魔术刷也长期霸榜各大平台。去年一年,张建华的毛刷销售额就超过5000万元,带动上百名村民“家门口”就业。

在张建华的制刷厂,“二孩妈妈”张静找到了不出村的心仪工作——产品快递包装员。“之前在城里的超市上班,没法照顾孩子,现在在‘家门口’就业,不仅有了更多灵活时间,收入也让我很满意。”张静说,毛刷产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同村村民居家做工,还让周边配套的猪鬃销售、物流体系等领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更是解决了许多像自己一样的村民“家门口”就业难的问题。

其实在早年间,龙廷镇毛刷厂多为家庭作坊式生产,缺少高档产品,企业之间相互压价,市场竞争力低,产业利润比较薄,再加上分散经营,宣传不到位,造成“产量高、利润低”的尴尬局面。为突破毛刷产业发展困局,龙廷镇成立了毛刷协会,以推动产业抱团发展。

毛刷协会会长、泰达制刷厂负责人刘军是北站村的“80后”,大学毕业后他和妻子在上海安家,过着大城市的快节奏生活,拿着令人羡慕的薪水。直到2014年前后,刘军发现村里毛刷订单量激增,产业到了从“手工制造”向“机械化制造”的技术转型关键时期,他便毅然卖掉了上海的房子,辞掉工作返乡创业,用自己的技术和创新意识带动身边的村民,通过改良刷柄热熔等新技术,引导毛刷产业从原始油漆刷向生活用刷、工业用刷等高端方向迈进,推动设备更新换代,更好地满足了生产经营需求。后来刘军被推举为毛刷协会会长。

“我们通过线上渠道推动龙廷五金工具‘买全国、卖全国’。同时,我们还紧盯国际市场,依托完整的生产供应链,拓展美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和地区的外贸出口业务,全镇去年毛刷出口额超6000万元,实现了小毛刷走向大世界。”刘军说。

下转02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