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汶水 上一版3  4下一版
乡土韵律
清明,为父亲立一座思念的碑
寺庙考官兵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25年3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寺庙考官兵

 

□韩尚义

这些日子,泰山一直阴雨连绵。冯玉祥先生的书房里,大方砖地面湿漉漉的,墙根渗出一片片碱花。下午的时候,他觉得腰背有点酸疼,放下毛笔,推开正在撰写的《冯玉祥读春秋左传札记》,站起来,走到门外长廊下,蹲个马步,亮几个架子。顿觉腰背热乎乎的,舒适多了。

“有事吗?”勤务兵走过来问。

“没事。”可先生忽然又想起对随从人员的学习情况要了解一下的事,又说:“告诉手枪团团长彭国政,等会儿我要去普照寺找他,范先生过来,请他稍等一会儿,我们一块儿吃晚饭。”勤务兵立即回答:“是。”

先生再次回泰山,下榻在五贤祠。这五贤祠在泰山凌汉峰下。北宋著名学者孙复、石介、胡瑗,都曾在此读书求学,原称“三贤祠”。后来,又增加了明代的宋涛和清代的赵国麟,更名“五贤祠”。如今,先生赋居古祠,潜心读书。

小雨渐渐停了。先生穿上他那件藏蓝粗布便褂,扎上白布腰带,手拿一把黄油布雨伞,走出五贤祠,沿着一条弯曲的山路向普照寺走去。

普照寺在五贤祠之下,相距二三里地。雨后青山,溪涧淙淙,先生穿过一片秋林。他不时用手擦一擦湿漉漉的脸,尽情地让那萦绕的流雾沐浴着自己。

不知不觉中,先生来到他曾居住过的、既熟悉又温馨的地方──普照寺。先生再次回泰山,手枪团和部分随从人员仍住在这里。

先生直奔寺内“菊林旧隐”。他对这里的一树一石一草一木,自然深有感情。最使他记忆深刻和怀恋的是他在这里读了许多“马列”的书。他不会忘记李达先生给他讲辩证唯物论的情形。

手枪团团长彭国政早已在此等候。

先生问彭团长:“我发给你们的书读完了没有?”一个多月前,先生差人送给手枪团多份政治通俗读物,这是李达专门托人捎给他的。

“读完了。大家都说好。”彭国政回答。

“那好。”先生说,“立即把队伍集合起来,我要对他们的学习情况进行一次现场考试。”这突如其来的一招,像猛击了彭国政一拳。说句心里话,书是发给了士兵,至于读到啥程度,他心里也没底。彭国政非常了解先生的脾气,做事认真严肃,一丝不苟。他心里忐忑不安,嘴里却回答:“好,好,我立即召集队伍。”

紧急集合号吹过。霎时间,一百多名战士整整齐齐地排列在普照寺大殿前。先生目光扫了一圈,然后微微一笑,高声说:“请坐下。”

“唰”的一声,战士们席地而坐。整齐的列队像一块葱绿的禾苗。先生开讲:“听彭团长说,发给你们的书读完了,蛮有收获。今天,我想出几道题考考大家。在提问之前,我想再讲讲读书的道理。你若不肯读书,就不能认识真理。大家不要认为我们来泰山是闲住清聊。我们是来读书,求知识,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的。我冯玉祥当年读书少,吃了不少文化浅的苦头。我来泰山读书,要请先生、名人、教授来讲课。大家也要跟着学,要埋头读好书,做一个有文化的军人。如若不然,纵有万夫不当之勇,也只能落个愚忠愚孝。大家说对吗?”

“对!”官兵们的回答齐刷响亮,震得周围那一棵棵松柏枝叶都摇摇晃晃。接着,队伍里的战士们交头接耳,悄悄地议论着先生这段讲话的含义。

先生有意识地给官兵们留下片刻议论的机会。他回过头来朝彭国政说:“彭团长,每个连选两名代表到台上来,回答我的问题。”彭国政回答:“是。”他向台前走了两步说:“弟兄们,别嚷嚷啦,下面进行考试。”

队伍里,霎时鸦雀无声。彭国政咳嗽了一声,说:“各连连长,每连选两位代表到台上来。”

队伍里又是一阵轰动……

不多久,选好的代表走上台来。先生微笑着让他们席地而坐,说:“好,现在我来提问题,回答者先举手。”

代表们面面相觑,心里揣着紧张和不安。

“第一个问题,英、美、日三国的外交特点是什么?”

先生见代表们都举起手,微微点点头,然后把目光落到一位长满络腮胡子的年轻战士身上,“好,你来回答。”

“英国是绅士派外交,美国是金钱外交,日本则是枪杆子外交。”他的回答干脆利落。

先生满意地笑了笑,连声称赞说:“好,好,答得对极了。”说完满脸堆笑。又把目光转向彭国政,轻轻点点头,彭国政这时有些放松。“小兄弟,问题回答得不错。你这满脸的胡须不刮一刮,可不卫生哟。”先生又朝着年轻战士半开玩笑地说。

那位战士涨红脸,喃喃地说:“总司令,俺……俺的闲工夫都用到背书上了,没空刮。”

他的回答,引起哄堂大笑。先生毫不介意,反而感觉这位战士更加可爱。他收住笑声,说:“彭团长,给他点时间,让他去刮刮胡子,行吧?”

又是一阵笑声。笑声里含着士兵对将军的无限信任,含着将军与士兵之间的亲密关系。先生从张家口带来的官兵,都曾跟随他浴血奋战,南北驰骋。他们对先生非常了解,对先生的爱国为民精神非常钦佩。他们愿意伴随先生。

先生也同样了解和熟悉这些战士。

“第二个问题,咱们中国的外交基础是什么?刘文山,你来回答。”

“我们中国没有钱,没有枪,更没有绅士。我们应以人民的呼声和愿望为外交的基础。”

“说得有道理,坐下。”先生稍有思考,说:“第三个问题,苏联对日本极力避免战争,是否与不抵抗主义有关?魏大年,你来回答。”

“苏联回避苏日作战,是因为苏联正在进行第二个五年建设计划。况且,日本没有侵略苏联领土,它与不抵抗主义不同。”

……

先生提出一系列国际国内时事问答题,官兵们都争先恐后地回答。有的回答得对,有的回答得不全面,也有的回答得不对。但大多数回答得对或基本上对。先生对此感到欣慰和满足。

“报告,范先生在五贤祠等候,请总司令回去。”勤务兵又来报告。先生转身对彭国政说:“你们手枪团没白来泰山。跟我冯玉祥,虽没仗打,但要读好书,要懂道理,日后总是会有用处的。”

 
3上一篇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