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 保障全市水安全
全市机关党的工作会议召开
我市首个 公积金公共数据产品上架
杨东双:十年公益路 奉献写大爱
红墙映杏雪 古刹绘春韵
以票根经济激发旅游长尾效应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年3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杨东双:十年公益路 奉献写大爱

 

□记者 郑凯

“爱心相传,你我同行……”近日,在肥城市新城街道同圆社区,“新心相融 美美与共——新城街道红色合伙服务大篷车暨金刚康乐入万家”活动火热开展,来自肥城市爱泽人公益事业发展中心的志愿者为社区居民送上精心准备的文化大餐和爱心好礼。看到活动很受居民欢迎,肥城市爱泽人公益事业发展中心负责人杨东双的脸上写满喜悦。从2015年至今,投身公益事业十年的杨东双对公益事业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我希望以自己的全力以赴,带动更多人的力所能及。”

2015年,杨东双因偶然的机会投身公益事业。“当时经过一个小广场,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正热情洋溢地为居民表演节目。他们脸上洋溢的那种幸福感和发自内心的快乐吸引了我。”杨东双说,表演结束后,他与志愿者攀谈起来,并受到大家的热情相邀,从此他便加入了志愿者的队伍。“志愿服务是快乐的,这种充实感和成就感让我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杨东双说,十年来,他从一名会员逐步成长为会长,并始终秉持着协会“传承传统文化 以爱润泽天下”的服务理念。

“开展志愿服务,需要依托载体,活动就是其中一项。”杨东双说,他们力求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以实际行动温暖群众心田。“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心汇集了众多具有主持、舞蹈、唱歌、调音等文艺专长的志愿者。2022年,协会又发起了‘文化惠民大篷车’项目。”杨东双说,这个项目由20余名文艺骨干组成,每个月都会走街串巷,深入社区村居,为群众送上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随着活动的持续举办,“文化惠民大篷车”所到之处,合唱朗诵、舞蹈器乐等文艺节目精彩纷呈;政策宣传、法律咨询、义修、义剪等志愿服务传递爱心。近年来,杨东双又积极响应移风易俗的政策号召,组织志愿者自编自演以“破除陋习 倡树新风”为主题的小戏小剧、快板相声,把移风易俗直通车开进群众心坎里。目前,大篷车活动已举办60场次,受益群众2万人次,受到社会各界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自年轻时起,杨东双就对武术健身情有独钟,清晨一小时的拳术锻炼是他坚持多年的爱好。近年来,他积极倡树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联合泰安市龙韵武校,编创了金刚养生拉筋术,推出“金刚康乐入万家”文明实践项目,每天早晨和志愿者一起走进广场、小区,为群众提供免费教学,引导广大市民养成“每天健身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的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如今,这个项目已建立6个站点,定期组织展演进社区、进农村、进机关、进公园。截至目前,他们累计开展活动300余场次,受益群众超1.2万人次。

助困扶弱不停歇,播撒大爱暖人心。杨东双是肥城市爱泽人公益事业发展中心的会长,也是泰安方舟塔吊租赁有限公司经理,由于协会运行工作事无巨细,杨东双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放在了公益事业上。“一项活动的举办需要多次对接联系,现场人员可能多达数百人,这些都需要我们细致地了解、仔细地对接。”杨东双说,“雷锋一直是我的榜样,我现在有能力了,也想多做些善事、好事、有意义的事。”一路走来,杨东双始终怀有一颗真诚、善良、知足、感恩的赤诚之心,致富不忘家乡、关心关爱职工、爱心回报社会。十年间,杨东双累计捐款捐物总价值超10万元,足迹遍及肥城市各个地区。

在协会里,他组织帮扶生活困难儿童、职工、孤独症孩子200余人次,助力60多名困境学生圆梦艺术梦想,公益助农活动帮助农户销售农产品4万多元。他贡献出自己的两间居住房作为协会长期活动场所,自掏腰包为协会采购音响、乐器、服装等。为了给协会节省费用,他把自己磨炼成多面手:搭舞台、扎架子、铺地毯、拍照片等都轻车熟路。

杨东双曾说:“我甘心做一棵小草,实实在在地做点事,力所能及地帮助周围那些困难家庭。”杨东双以他的十年公益路,展现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的风采和担当。目前,肥城市爱泽人公益事业发展中心已发展成员2000多人、理事单位36家。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