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春风送岗促就业 精准服务暖人心
特色路径激发新质生产力
拥抱资本市场 扬帆广阔“蓝海”
助推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我市首个普通国省道养护工程开工路面升级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年3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市工业经济稳健增长
特色路径激发新质生产力

 

本报3月18日讯(记者 崔东旭)今天下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登高望远 奋力争先”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七场,市工信局主要负责同志介绍全市工业经济发展情况,市工信局相关负责同志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全市工信系统聚焦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全力稳运行、抓项目、促转型、育企业、优环境,创新走出了以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成效带动形成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新优势的泰安特色工业路径,“专精特新”企业群体快速壮大,全市工业经济稳定增长。2024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连续29个月保持高位均衡增长。

工业运行稳中向好。我市坚持市县一体,建立完善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机制,紧盯营收、利润、工业用电量等指标,做好预期研判、调度分析、督导帮扶。2024年,全市37个在统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8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75.7%。全市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较上年增长19.1%,增速高于规上工业10.6个百分点,工业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

重点项目稳步推进。我市实施“千项技改扩规 千企转型升级”行动,落实好市、县、乡三级项目包保机制,聚焦要素保障,强化协调调度和服务对接,推动项目加快建设。2024年,全市工业企业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技术改造项目646个,其中年度投资过亿元技改项目98个,95个项目入选省技术改造重点项目导向目录;2024年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0.9%。我市抢抓设备更新机遇,首创工业领域设备更新“五步法 五结合”工作模式,工信部审核通过设备更新专项再贷款项目235个。

创新发展成效明显。我市实施企业创新“育苗”工程,加快企业创新平台建设,新培育省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13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10家;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新入选省企业技术创新项目196个,10项产品入选省首台(套)技术装备,普瑞特列入工信部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揭榜挂帅”项目,全省仅6个项目入选;3家企业入选省质量标杆,14家企业入选“泰好品”质量公共品牌,8个产品获评“山东制造·齐鲁精品”。

数字转型持续领先。我市加大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成功创建国家“千兆城市”,2024年全市新建5G基站1948个,累计建成1.4万个;全力推动数字化转型培训、诊断评估、项目、工业互联网平台四个全覆盖,完成规上工业企业培训近2000家次,引导1486家次企业开展诊断,累计实施数字化转型项目1106个;获评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8家,国家特色专业型平台2家,9个项目入选省“工赋百景”揭榜挂帅试点;新增1个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总数达到3个,数量居全省第4位;4个案例入选工信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典型案例,数量全省并列第2位,其中岱银集团、泰开互感器入选数字领航企业。

优质企业加快壮大。我市持续实施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工程,建立优质企业培育库,新培育国家级单项冠军4家、省级单项冠军20家;着力引导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持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新培育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4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7家。

绿色低碳加速升级。我市出台《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高端化发展行动方案》,发布第一批95家绿色节能装备供需企业清单;全力打造绿色制造标杆典型,新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4家、省级绿色工厂17家、绿色工业园区1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4家;3家企业入选全省首批节水产业重点企业,2家企业入选省级重点行业能效“领跑者”;泰山石膏入选工信部“无废企业”典型案例,全国仅19家,为全省唯一。

“我们将扛牢工业经济‘头号工程’责任担当,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努力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中勇闯新路、勇挑大梁。”市工信局主要负责同志表示。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