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玉 文/图
“20年前靠字典维修拉丝机,20年后可以改造每一台拉丝机。”今年央视跨年晚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泰山玻纤设备管理部部长温广勇分享了这段心路历程。从“学徒工”到拉丝机维修“活字典”,从“技校生”到设备管理的“领头羊”,温广勇凭借勤奋努力和钻研精神,在行业内树立了标杆。他先后主持或参与了70余项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先后获得国家建材行业革新奖3项、国家专利30余项,为企业发展贡献了力量。
担任全国人大代表3年来,温广勇持续关注并推动职业教育发展,深切感受到了近年来职业教育环境出现的积极变化。“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地方也在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去年,我参与了服装学院的课程优选研究,探讨课程设置,确保职业教育与企业需求紧密对接,这一活动意义深远。同时,企业与职教系统的交流互动日益频繁,但要真正提升职业教育水平,还需要不懈努力。”温广勇说。
“企业要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技术人才,而泰安在这方面相对短缺。”温广勇说,他通过深入走访调研,发现职业教育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不匹配的问题。他认为,应该推动职业教育与企业需求深度融合,职业教育不能孤立发展,应紧密围绕企业需求设置课程,开展人才培养。
“培育高技能人才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拓宽在职技能工人能力提升渠道,在今年的全国人代会上,我带来了这方面的建议。”温广勇说,目前,许多企业虽然意识到员工培训的重要性,但由于企业性质规模等原因,主动投入的培训资源存在差异,且部分企业往往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忽略了人才队伍建设。而职业教育体系主要面向在校生,对在职职工的继续教育支持力度不够。“没有在职职工的持续培训和能力提升就造就不出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企业也就没有竞争力。所以,我建议企业要担负起主体责任,将在职职工技能培训作为一项战略性任务,在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健全自身培训体系;教育主管部门应指导和规范企业建立教育培训体系,院校课程设置和培训方式应灵活多变,结合企业实际需求。”
安全生产也是温广勇关注的议题。在今年的全国人代会上,他还建议职业院校增设安全生产课程,提升学生应急处置、应急救援能力。“安全发展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做好安全生产工作首先要解决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储备问题,这方面的培训不仅要对在职员工开展,还要对即将踏入企业的‘准员工’开展。”温广勇说,职业院校是专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机构,毕业生安全知识储备水平决定了企业今后的安全生产工作形势。他认为,职业院校应开设安全生产有关课程,并健全师资队伍。
为传承工匠精神,泰山玻纤以温广勇的名义建立“温广勇创新工作室”,先后培养技师、高级技师110人,高级工53人。温广勇也被省教育厅特聘为“齐鲁工匠后备人才培育导师”。谈及对青年技工的发展建议,温广勇希望他们能将学习融入日常工作和生活。“要真正热爱,做任何事首先要有兴趣,才会有热情。要主动接触新事物,不能故步自封,要与时俱进地学习新技术,不能吃老本,不然很快就会被淘汰。”温广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