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皓若/文 通讯员供图
新研发的12米超宽幅高强高密度聚乙烯相对于传统产品,强度提升30%,已被广泛应用于南水北调工程、京杭运河航道改造工程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国家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每年可节省人力成本500万元以上,生产效率提高44%以上……当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号角吹响,科技创新、智能制造的热潮也在山东路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涌起。
作为带领企业飞速成长的土工合成材料领域专家和全国人大代表,山东路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梁训美长期关注前沿技术的最新进展,对新技术如何赋能行业发展有着敏锐观察。
“我国纺织行业已经在人工血管、高端敷料方面开展相关研究并取得一定进展,部分成果已进入临床应用阶段,但生物医用纺织材料产业的结构性、根源性问题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仍然制约着该领域的基础研究、产品开发和推广应用。”梁训美说。
为加快发展生物医用纺织材料新质生产力,打通生物医用纺织材料产业链的“堵点”“卡点”,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梁训美提出了关于发展生物医用纺织材料新质生产力,推动我国高端医疗器械自主创新的建议。她建议加快建立国家先进技术纺织品创新中心,推动生物医用纺织材料重大关键技术突破和关键制品国产化;支持骨干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突破制备生物医用纺织材料的特种装备、专用纤维及助剂等方面的技术瓶颈;建立生物医用纺织材料产业链合作机制,推动生物医用纺织材料的需求沟通、产品开发、质量标准制定等,构建起良好生态,推动我国高端医疗器械自主创新,让先进科技更好地服务人民生命健康。
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是梁训美的另一个关切。“中小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推动创新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我还提出了关于加力落实落地扶持政策,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希望通过加大政策宣传和推广力度、完善政策执行和监督机制、优化融资环境和服务体系等举措,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梁训美说。
据介绍,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从多个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为保障政策落实落地,梁训美建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大对中小企业扶持政策的执行和监督力度,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跟踪评估和分析;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力度,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降低中小企业的贷款门槛和融资成本;政府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创新激励机制和政策体系,推出税收优惠政策,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同时,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立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网络体系,为中小企业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
“关注民生,了解民意,反映人民的意愿与诉求,是人大代表的责任和使命。”梁训美表示,她将围绕生物医用纺织材料产业和中小企业发展等方面的问题,深入产业线和企业,掌握一手资料,及时关注相关政策的完善和落实情况,并积极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等密切沟通,促进各方形成合力,共同解决问题,通过创新履职、务实建言,为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