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董文一
近年来,岱岳区人民检察院将青年干警培养作为推动检察事业发展的关键工作,为青年干警架梯子、压担子、铺路子,助力他们在检察一线历练担当,最大限度发挥才智。该检察院现有35岁以下青年干警21人,其中员额检察官3人,1人担任科室主任、2人担任科室副主任,6人在检察系统内省、市级竞赛中获奖。
量身定制
快速成长有捷径
为了帮助青年干警找准职业发展方向,让他们尽快找到相匹配的岗位,最大限度缩短培养时间,充分发挥各自特长,该检察院全面分析了青年干警的学历背景、专业特长、兴趣爱好,并充分听取青年干警的意向,根据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
该检察院实行导师制,选拔了政治素质高、业务技能强、职业形象好的资深员额检察官12人组成导师队伍。针对缺乏实践经验的新入职检察官助理,安排导师进行“一对一”传帮带,从案件办理流程、证据审查要点到法律文书撰写,进行全方位指导。怀揣着成为一名出色检察官的梦想,殷孟玥大学毕业后便以检察官助理身份考入该检察院。在简单熟悉工作后,殷孟玥被分配到第一检察部,副主任谢一恒成为殷孟玥的导师。从如何操作办案系统等程序性事务,到阅卷、审查证据、讯问嫌疑人等具体流程,谢一恒把自己多年来总结的办案心得体会一一教给了殷孟玥。
在谢一恒的指导下,殷孟玥在第一检察部的半年时间里已参与办理10余件案子。她在办案的同时注重总结提炼,从最初逐字逐句阅卷到深夜,到如今已经能迅速从卷宗中找到重点,她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阅卷与办案方式。
一线磨砺
过硬本领要锤炼
除了将青年干警安排在合适的业务部门,让他们按部就班地成长,该检察院还实行“轮岗制”,要求新入院的青年干警在控告申诉岗位实行为期3个月的轮岗。
近年来,该检察院已有15名青年干警在控告申诉部门轮岗锻炼,通过近距离聆听群众诉求、参与办理司法救助案件,青年干警不仅提升了法律条文应用和沟通协调能力,还强化了社会责任感与职业荣誉感。
该检察院第一检察部检察官助理孙娜在控告申诉部门轮岗的3个月,参与接待来访20余件,参与办理司法救助案件1件。当生活困难的被救助人握着孙娜的手连连道谢时,孙娜真切地感受到了“司法为民”4个字的千钧重量。
除了让青年干警下沉一线参与办案,该检察院还把上级重大部署及重要任务分派给青年干警。
2024年,山东省检察机关选派对口援疆干警,岱岳区人民检察院负责对口援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岳普湖县人民检察院,为期半年。收到通知后,该检察院把这项重要任务交给了青年干警杨斌,杨斌欣然接受。半年时间里,杨斌克服了语言和文化差异带来的困难,参与办理了岳普湖县人民检察院20多件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案件。同时,岳普湖县人民检察院因地制宜、灵活应变的工作思路让杨斌深受启发,他学到了很多处理复杂案件的技巧。
科学考核
成长硕果需检验
为了给检察官遴选、评先树优、选拔任用提供科学翔实的数据支撑,该检察院建立青年干警成长档案,将青年干警的办案情况、完成交办任务情况、参加院内活动情况、撰写文章情况等记录进成长档案,并按季度进行实名公示。
为锻炼青年干警的综合能力,该检察院不定期开展案例分享会,由青年干警上台讲述办理案件所得所获。2024年,该检察院组织开展4次“我的案例我来讲”案例分享活动,分布在业务部门的15名35岁以下青年干警全部上台,向大家分享了参与办理的印象深刻的案件。
该检察院还根据青年干警的成长阶段,定期跟踪评估,通过听取其本人、所在部门的意见,动态调整培养计划,确保每一名青年干警都能在适合自己的成长道路上行稳致远。
岱岳区人民检察院将继续探索创新青年干警培养模式,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为检察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