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现场。通讯员供图
本报2月24日讯(记者 温雯)连日来,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积极开展道路客运“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道路客运、出租客运违法违规行为。
21日8时25分许,执法人员巡查至灵山大街肿瘤医院附近时,发现一辆轿车停靠在路边,乘客正在下车。执法人员现场对该车进行检查,驾驶员王某出示了本人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但无法提供该车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并表示自己从事网约车经营的时间不长,不知道要办理车辆营运证。对此,执法人员通过说理式执法,向该驾驶员解释:“从事网约车经营的车辆和人员必须同时具备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只有两证齐全才能从事网约车营运。”在执法人员的耐心讲解下,王某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属于非法营运,并表示会积极配合执法人员完成后续的案件调查处理。
2月中旬以来,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紧盯各学校开学时间节点,结合历年返学车流情况,在车站、学校周边等区域开启“护学”模式,重点检查网约车、巡游出租车等客运车辆,严厉打击非法营运、网约车线下经营、巡游揽客和巡游出租车绕道、拒载、不打表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执法过程中,执法人员坚持执法与服务相结合,边执法、边普法,通过发放宣传页、面对面提醒等方式,向学生及家长讲解乘坐非法营运车辆会带来的危害和严重后果,提醒他们选择乘坐正规出租车、网约车,不要贪图便宜乘坐“黑车”,要维护好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