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江文九 师双凤
近年来,泰山区通过完善教育培训体系、线上线下融合、丰富教学活动、强化实践锻炼等一系列举措,打造了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年轻干部队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完善教育培训体系,确保理论武装到位。泰山区精心修订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将年轻干部培训班纳入党校主体班次,每期历时3周,围绕新型工业化强区建设、乡村振兴等主题开展系统学习;聚焦优化课程体系,构建党的创新理论讲授、实践解读、案例教学一体贯通的课程体系;探索“总论+分论+泰山特色”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教学模式,开发一批具有特色亮点的专题课程;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名师工程,构建青年教师“筑基”、骨干教师“培优”、高端人才“名师”的培养链条,建立开放式师资库,充实专兼互补的教师梯队。
线上线下融合,实现精准培训。泰山区利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开展一系列针对性强的专业培训,拓展线上培训资源,通过“直播课堂”将优质课程共享到基层党校课堂;利用“智慧校园”“智慧课堂”建设,探索实施“主课堂+分课堂”“线上+线下”等教学形式;线下通过专题讲座、研讨会等形式,确保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丰富教学活动,拓宽视野思路。泰山区设置国防教育实践、主题演讲、现场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活动,通过实地考察、模拟演练等方式,加深年轻干部对国情、区情的理解,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教学方法,综合运用讲授式、研讨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多种教学方式,打造案例教学样板,推进互动研讨式、情景模拟式、现场体验式等多种教学方式进课堂;注重拓展教学阵地,由泰山区委党校联合街道(镇、乡)和区直部门,围绕党史党建、历史文化、基层治理、乡村振兴、项目建设5个类别,共同打造现场教学线路4条,均已投入教学使用。
强化实践锻炼,促进学以致用。泰山区注重将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鼓励年轻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参与乡村振兴、新型工业化强区建设等重点工作,坚持“学中干、干中学”模式;完善实践锻炼机制,选派年轻干部到村(社区)挂职锻炼、到职能部门跟班学习,通过实践锻炼积累经验、提升能力;注重发挥学员主体作用,组织学员开展跨班交流、与职能部门对口交流、跨行业交流活动,让不同岗位、不同行业、不同经历的学员取长补短、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