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质量互变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重要规律。贯彻落实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更好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坚持以质取胜,以量变的积累实现质变,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积小胜为大胜。其中,保持战略定力,做好顶层设计、整体谋划,抓住主攻方向、关键环节,扬长补短、善作善成至关重要。
21世纪初,浙江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多重考验,如何充分发挥优势、补齐短板,作出最符合浙江实际的战略抉择,成为浙江发展的一项重大课题。对此,习近平同志明确强调:“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前进中的艰难险阻,我们必须具有战略思维和世界眼光,跳出浙江看浙江,进一步认识和把握自身的优势,强化现有优势,发掘潜在优势,努力把原有的劣势转化为新的优势。”“优势论”成为“八八战略”的核心要义,“八八战略”成为引领浙江发展的总纲领、推动浙江各项工作发展的总方略。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我们必须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的“优势论”,扬优势补短板,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使全市经济“个子”更高“体魄”更强。
扬优势之帆,要审时度势,认清发展的大势。察势者智,驭势者赢。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方位、深层次加速演进,外部环境严峻复杂,各种风险挑战加剧。但我们更面临着最大的发展机遇: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给企业发展带来新机遇,全球经济复苏态势趋稳。党中央总揽全局、系统谋划、精准施策,推动经济稳中有进、进中向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的重点改革任务深入落实,中央一揽子超常规增量政策红利有效释放,“两重”“两新”工作加快推进,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深入推进,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激发内需潜能,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泰安的发展已经来到了积小胜为大胜、由量变到质变、从点上超越带动更大范围超越的关键节点,泰安的发展前景无限美好。因此,我们必须坚定信心,提振精气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安排,团结一心、上下同欲,鼓起奋进的勇气,向着登顶的目标,笃定向上攀登。
扬优势之帆,必须更加坚定地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启动实施以来,全市各级坚持工业“一业定乾坤”导向,抓牢抓实链长制,打出系列组合拳,注重系统集成、突出重点、链式发展,不断深化产业协同、数字赋能、能源革命、金融助力、技改升级、物流增效,推动“441X”现代产业体系加速形成,全市工业经济实现总量质量双突破、速度效益双提升。我市地方财政基本摆脱了对煤炭、房地产、泰山门票收入的过度依赖。全市目前拥有国家级单项冠军20家(居全国第21位、全省第5位)、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1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85家、国家级绿色工厂34家(居全省第5位)、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0家。这是我们继续赶超的坚实家底。实践充分证明,市委、市政府超前谋划、先行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符合党中央决策部署,符合省委工作要求,符合泰安发展实际,对于泰安来说,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是振兴泰安的战略抉择,是赶超发展的唯一正确道路。从全局和长远出发,各级要深入实施新型工业化“头号工程”,抓好《泰安市新型工业化促进条例》落实,按照“产业协同、数字赋能、能源革命、金融助力、技改升级、物流增效”24字工作思路,进一步扩大投资,持续抓好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工作。强化机遇意识,加大对上争取力度,争取更多项目进入国家和省里盘子,更多平台、更多政策、更多试点落到泰安。提振消费信心,着力抓好促进消费提质扩容,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撬动消费潜力。用好改革开放关键招,持续扩大开放,跳出泰安发展泰安,在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中,不断擦亮“登高望远、选择泰安”的品牌,让泰安的“朋友圈”越来越广,增强全市经济的发展活力。要把就业当作民生头等大事来抓,持续促进就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夯实民生基础。通过系统协同发力,推动形成泰安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竞争优势。
扬优势之帆,要持续在开拓新赛道上用力。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握发展大势,抢占数字经济、新能源、空天经济等产业发展先机,从无到有,逐渐壮大,呈现弯道超车的态势。强化数字赋能,打造数据要素价值化“五个一”泰安模式,在全省率先探索实现公共数据从资源化到资产化的全流程路径。我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达到91.1%,入选“全国数字经济百强市”,成功争创“全省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全力推进千万千瓦级“储能之都”、千亿级“泰山锂谷”、千万千瓦级“风光高地”工程建设,新能源装机占比达到63.2%,投运储能装机137万千瓦,在建在运新型储能装机量居全省第一。国星宇航、东方空间、英视盛华、寰宇航天等7个项目加快落地,另有多家企业正在洽谈推进,集研发、测试、组装、应用为一体的全链条特色空天产业集群加快形成。所有这些超前布局,为我们抢占行业制高点、开拓新赛道、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积蓄了能量、点燃了希望。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仅仅是起步,继续拓展新赛道,实现弯道超车,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比如,蛇年开年,由云深处科技、宇树科技、深度求索(DeepSeek)、游戏科学、群核科技、强脑科技组成的杭州“六小龙”火爆出圈,向世界展示了“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成为各地舆论的顶流。“六小龙”为什么集中在杭州而不是别的城市?各方一致的结论是:杭州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顺应AI趋势,政策持续发力,真金白银扶持,培育青年人才,厚植创新创业土壤,政府甘当“店小二”“服务生”。“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令人艳羡,但绝非一日之功。我们要认真学习杭州的经验,充分认识泰安、泰山的历史文化价值,厚植人文情怀,以真诚和定力,精心打造属于创新创业者的泰安乐园,为实现弯道超车蓄势聚力。
木桶原理告诉我们,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长的那块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所以,要想提高木桶的容量,就要设法加高最短的那块木板的高度,补齐短板。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在发挥优势加快发展的同时,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直面挑战,抢抓机遇,补齐短板,强化弱项,才能在登高望远中提升境界,在奋力争先中跨越赶超。
补短板之力,要放在民生领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要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拉出清单、排好时间,一项一项完成,一项一项解决。高度关注特殊群体,完善服务体系,兜牢民生保障底线,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补短板之力,要放在社会治理。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中,传统风险与新兴挑战相互交织,风险隐患的隐蔽性、传导性显著增强,要高度关注,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做到不留死角抓好隐患排查,千方百计抓好风险防范,换位思考抓好矛盾化解,全力为高质量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补短板之力,要放在制度建设。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要探索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新制度、新机制,什么办法有效就用什么办法,为高质量发展构筑制度保证。
补短板之力,要放在能力提升。打铁必须自身硬。面对更加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持续提升组织动员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贯彻执行能力“三个能力”。要加强学习,深入调查研究,走好新时代的群众路线。要真正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那样“任何事情都要向上看看,向下看看。要经常问问自己,我们是不是在忙着与党的根本宗旨毫不相关的事情?有没有一心一意在为老百姓做事情?是不是在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而工作?”以自身的担当作为,锲而不舍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风正时济,自当破浪前行。我们坚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奋发有为强优势,齐心协力补短板,攻坚克难,久久为功,就一定能够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让“个子”更高“体魄”更强的愿望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