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李心岳
2024年,市交通运输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登高望远、奋力争先主旋律的总体工作要求,在交通工程建设领域全面实施“规范提升年”活动,通过以点带面、拓面成片,持续强化建设市场全链条管理,全面实现工作再上新台阶。
政务服务跑出惠企“加速度”。为全面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市交通运输局进一步创新管理模式,转变工作作风,把提高政务服务水平作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助力,着力深化“简化办、马上办”,变“被动”为“主动”,变“终点服务”为“跟踪服务”,确保惠企服务质量和效率“双提速”。2024年全年共办理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项目施工许可3个,总投资84.68亿元;办理水运、普通国省道养护、旅游路项目设计批复31个,预算总金额40.55亿元;办理监督受理等行政确认事项15个,按照监督受理计划开展行政检查29次,发现问题111个,已全部整改完毕,实现闭环管理。其中,对泰新高速改扩建等重大项目,提供超前、主动服务,助推项目早日开工;对普通国省道养护项目,及早、及快、严格、认真组织审批工作,年内完成了2025年13个项目的批复,预算总金额3.7亿元,并向省交通运输厅完成了审查备案,为强化项目储备、厚植发展后劲创造了必要条件。
项目建设打好监管攻坚战。2024年纳入市交通运输局监督的在建交通工程项目共有15个,总里程626.738公里,总投资约473.14亿元,包括高速公路项目5个、国省干线项目6个、水运工程项目2个、旅游公路项目2个。2024年以来,市交通运输局突出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三年提升行动、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的纲领性指导地位,对在建工程实施严格监管,确保质量安全双达标。2024年全年累计组织开展各类检查137次,涉及参建单位550家次,下达《抽查意见通知书》41份,发现问题隐患411项,全部整改完毕,实现闭环管理。10个项目顺利通过交工验收或阶段性交工验收,3个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其中,作为第一条质量、安全均由我市监管的高速公路项目,泰东高速公路已于2024年12月28日顺利通车,对加速构建泰山至东平湖大旅游格局,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助力山东省经济发展“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作为2019年交通运输部《航道工程建设管理规定》实施以来我省第一条通过竣工验收的内河高等级航道,京杭运河东平湖区段航道工程正式运营,稳固了东平湖水域水运枢纽地位,为完善我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先决条件。
建设市场构建发展新格局。市交通运输局积极落实省、市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部署,运用智慧监管平台,完成年度交通建设市场信用评价工作,9家勘察设计单位、8家监理企业、13位监理工程师和10个建设项目的17个施工标段顺利通过信用评价,8家试验检测机构获评A级。严格做好招标投标监督工作,2024年对13个项目34个标段的开评标进行了全流程现场监督,组织专家开展项目招标文件评审4次。纵深开展全市交通工程建设招标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活动,采取自查、互查和综合督查等方式,对42个标段进行了全面排查,问题已及时整改,并顺利通过省发改委组织的市际互查,营造了公平公正的建设市场环境。通过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和招标投标全过程监督,有效规范了我市交通工程建设市场秩序,进一步形成了大开放、大诚信、高效能、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
聚焦民生撑起权益“保护伞”。2024年以来,市交通运输局始终坚持把交通工程建设领域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抓稳抓实,全市通过监管平台累计为34087人次发放工资2.65亿元。创新工作思路,推动欠薪治理由“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变,工作人员上门服务,为农民工解答薪资维权、工伤赔偿等问题,讲政策、明措施,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累计发放《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政策资料700余份,《致务工朋友的一封信》1.2万余份,参建单位重视程度、农民工维权意识进一步提高,逐步形成了农民工知法懂法、企业尊法守法、部门执法用法的“无欠薪”行业氛围,有力保障了农民工合法权益,切实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2025年,市交通运输局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持续强化交通工程建设市场全链条管理,继续发扬“认真负责、用心做事”的工作理念,为我市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贡献交通力量,为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贡献泰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