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体验花边伞制作。
记者 陈阳 摄
本报1月23日讯(记者 温雯)“这个用中文讲叫‘葫芦’,上面的图案都是手工雕刻的……”22日,泰山区财源街道联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在泰安文化艺术中心开展留学生文化交流活动,让外国友人感受中国年味。
活动现场,第五代泰山杨氏葫芦雕刻非遗传承人杨秀文向留学生讲解了葫芦雕刻技艺。第一次见到葫芦,留学生倍感新鲜。在书法体验区,留学生模仿书法家的样子,拿起毛笔写起对联和“福”字,其中一名学生写下“龙年大吉”四个字,逗笑了在场群众。经同学提醒,他才明白对联是对来年的祝福。在文化艺术中心广场上,来自松园社区的泰山红民间故事队带来了极具泰安特色的表演,划旱船、踩高跷、骑毛驴,故事队边走边演,留学生也加入其中,现场锣鼓喧天、热闹非凡。此外,留学生还体验了糖画、花边伞制作等,并品尝了美味的花馍。
“我今天见到了一些从没见过的东西,中国的文化和我们国家的很不一样。快要到春节了,祝大家新年快乐。”一名来自摩洛哥的留学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