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月22日讯(通讯员 于洪勇)近日,泰安三中新校开展了“学课标 研课标 用课标”大研讨大展示活动,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效益改革,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与课程实施能力。
此次活动以新课程理念为导向,以提高教师业务能力、促进师生发展为宗旨,以校本教研制度建设为中心,针对课程改革问题,以课堂为阵地,建立“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确立新教研理念,致力于解决新课程实施难题,探究适宜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多种能力,打造教研名校。
活动包括自主与互助教研结合学课标研课标、以同课异构等形式用课标研课标、各类研究形成有推广价值的成果3个阶段。
活动中,教师研读课标,明确其与课程的区别,掌握学科课程理念、核心理念、目标等,并据此审视教学找偏差。课堂作为落实课标的主阵地,学校探索有效实践模式,以全体教师为主体,将“讲公开课”变为“赛公开课”,依课标教学评分,开展同课异构等活动。
授课教师精研课标,挖掘思政育人点,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围绕课标开展活动、评价,构建高效课堂,提升学生素养。课后,教师进行3项研讨:研课堂,总结亮点、梳理问题、提出措施,研究新课改重点难点等诸多课堂相关问题;研课标,学科组长分享经验、解读课标、展示案例,探讨发挥课标指引作用及把握“四新”与高考改革方向;研学科融合,各学科组长探索跨学科融合路径方法,如整合知识、运用教学方法、建设教材案例库等。
通过教学实践,“学课标 研课标 用课标”大研讨大展示活动成效显著,在内容呈现、教学模式、评价方式等方面创新了课堂教学,促进了教师队伍、学科思政、跨学科融合,实现了提升教师能力素养、打造“三力”教师队伍、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