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月22日讯(记者 杨文洁 实习记者 杨玉洁)21日起,市民政局牵头,与市公安局、市城市管理局等责任部门联合开展街面巡查活动,主要保障陷入困境、居无定所、流浪街头的生活无着人员以及迷路的老人等临时遇困人员在严寒天气不受冻挨饿,安全温暖过冬。
巡查人员对王母池、环山路沿线、东岳大街部分路段、水牛埠附近绿地等流浪乞讨和临时务工人员易聚集区域进行了全面巡查。在水牛埠一处绿化带内侧,巡查人员发现一名流浪人员。巡查人员经询问得知,该流浪人员是宁阳县东庄镇居民,长期在外流浪生活。他在该处用塑料布及破棉被搭建了一处简易住所作为栖居地,捡拾来的垃圾、废品紧挨着用来烧水做饭的露天“厨房”。巡查人员赶到时,生火点还冒着烟,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经巡查人员多番劝说,他最终同意前往救助管理站避寒。
在东岳大街虎山路路口附近,巡查人员发现一人独自坐在路边人行道上吃饭,四处堆放着塑料袋、纸盒等废品。巡查人员多番劝说,他始终拒绝沟通。“对于此人,我们比较熟悉。他是附近某小区居民,但基本不回家居住,白天在路边晒太阳,晚上找避风的场所睡觉。”巡查人员说。由于他有固定住所和收入来源,不属于流浪乞讨人员和临时遇困人员,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在加强巡查劝导的同时,将与他所在的社区联系,督促亲属尽快将其接回家中。
据了解,进入冬季以来,全市各级救助机构对桥梁涵洞、在建工地、背街小巷等流浪乞讨人员容易露宿的场所进行了拉网式巡查,牢牢把握气象“指南针”,在寒潮预警或雨雪等极端天气下,对重点人员和重点地点增加巡查频次、延长巡查时限,做到应救尽救。
“市民政局将把满足受助人员需求、保障受助人员安全过冬作为‘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的重点,扎实履行职责,压实兜底责任,联合各相关部门落实常态化巡查机制,帮助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安全温暖过冬。”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马洪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