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市献血者临床用血 费用减免再创新高
科学应对流感 守护健康防线
中医脏腑点穴特色疗法 基层带教活动举办
夯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逐“质”前行 向“高”而攀 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市第一人民医院成功开展多节段 重度腰椎管狭窄症微创减压成形术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年1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科学应对流感 守护健康防线
专家:感染后48小时内及时用药
■张伟、刘伟孝做客健康科普大讲堂。记者 刘英迪 摄
 

□记者 李皓若

随着气温下降,室内外温差变大,加之春节前后人员流动性增加,流感进入发病高峰期,不少市民因此“中招”,出现高热、乏力、头痛等全身症状及流涕、鼻塞、咳嗽等呼吸系统症状。如何应对此轮流感?1月17日,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张伟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刘伟孝做客由市卫生健康委、市疾控中心主办的健康科普大讲堂,为群众防病治病支招。

按医嘱对症服药 不能“硬抗”

“与症状相对较轻的普通感冒不同,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症状通常包括高热、乏力、全身肌肉酸痛等。”张伟介绍,65岁以上的老年人、5岁以下的儿童、孕妇、免疫功能低下者以及合并基础疾病的人群等都是流感重症的高危人群,这些人群一旦感染流感,病情往往更为严重,易出现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4种类型。从中国疾控中心最新数据来看,目前流感病毒阳性率持续上升,其中99%以上为甲流。随着流感进入高发期,抗流感病毒药物需求量暴涨。

“治疗甲流的原则是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抗流感病毒药物使用越早越好,尤其是发病48小时之内使用效果最显著。”张伟表示,抗流感病毒药物主要包括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RNA聚合酶抑制剂(如玛巴洛沙韦)等,其中奥司他韦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流感病毒复制过程中所需的神经氨酸酶,阻断病毒的扩散。玛巴洛沙韦则通过引入错误编码到病毒的遗传物质中,使得病毒无法正常繁殖和传播。奥司他韦可用于1岁以上儿童及成人,一般用药5天,每日2次;玛巴洛沙韦目前只批准用于5岁以上(体重20公斤以上)的儿童及成人,只需要一次用药。同时,根据患者出现的不同症状可进行对症治疗,如发热和疼痛可以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此外,中医辨证施治也能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可给予双黄连口服液、连花清瘟颗粒、藿香正气胶囊、荆防颗粒等进行治疗。

近期,有人在网上表示“可以提前服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预防流感”。针对该现象,张伟表示,孕产妇对流感普遍易感,密切接触流感病人的孕妇可预防性服用奥司他韦降低感染风险,但对于普通人群,提前服用的意义不大。同时他提醒,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等均为处方药,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高危人群及时接种流感疫苗

预防胜于治疗。“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减少流感相关重症和死亡的有效手段,建议大于6月龄且无接种禁忌的人群接种流感疫苗。”刘伟孝表示,特别建议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6月龄到59月龄的儿童、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孕妇、慢性病患者、医务人员及托幼机构、中小学校、养老机构等人群聚集场所的脆弱人群及员工接种,可以有效减轻流感症状,减少重症率和死亡率。“流感病毒变异很快,为了保持免疫力,我们需要每年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在北方片区,流感高峰通常是11月到来年的1月,因此在9月至10月完成流感疫苗接种效果最好。”刘伟孝说。

除了接种流感疫苗外,刘伟孝表示,增强体质是预防流感的重要途径,建议加强锻炼,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充足睡眠,同时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如果必须前往最好佩戴口罩。

张伟表示,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飞沫传播、气溶胶、直接接触(如握手)和间接传播(如手机、接触物体表面)等,所以需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比如坚持佩戴口罩,勤洗手,特别是从公共场所回来后、饭前便后正确洗手,如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清洗,至少洗20秒,可以大大减少手上的病毒载量,从而降低感染风险。

流感病毒对75%酒精、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紫外线等消毒方法均敏感。张伟表示,含酒精的手部消毒剂在预防流感方面确实有一定的作用,但不能完全替代洗手,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该优先选择洗手。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