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孙启欣
水是生命之源、文明之基。千百年来,它滋养土地,孕育文明,引领城市依水而生、因水而兴。步入现代社会,城市供水系统犹如城市血脉,不仅承载着市民的日常生活需求,更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把水资源问题考虑进去”,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韧性城市”概念,更为城市供水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清晰方向。
近年来,泰安市自来水有限公司在市委、市政府及泰山城建集团的坚强领导下,锚定“综合性水务运营服务商”功能定位,全面铺开供水“一张网”建设蓝图,聚焦供水安全保障、重点项目建设、服务品质提升、新业务领域拓展等重点任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人民群众对供水服务的新期待、新要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答好民生保障必答题,做好创新发展“水文章”,持续提升城市供水安全保障水平,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目前,公司拥有直径75毫米以上供水管道1700余公里,日供水能力28万立方米,服务人口100余万人,服务面积覆盖180余平方公里,先后获得省级文明单位、省级先进企业、省级巾帼文明岗、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坚持党建引领,夯实高质量发展红色根基
把准政治方向“领航标”。公司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牢记国有企业“根”和“魂”,始终与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充分发挥公司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推动党建质量全方位提升、党建促发展成效不断显现,为公司稳健前行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
建好全面从严治党“主阵地”。公司扎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从严从实抓班子带队伍、严纪律转作风;设立专门的纪检办公室,各子公司均配备专职纪检人员,积极开展常态化监督检查;严格落实“三会一课”、谈心谈话等党的组织生活制度,规范“三重一大”决策程序,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传导压实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第一责任人责任,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绷紧拒腐防变“高压线”。公司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纠正“四风”问题,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靠企吃企”问题专项整治活动等,着眼常态长效,持续用力;通过开展警示教育、集体廉政提醒谈话等形式,不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把“防风险”和“防腐败”有效结合起来,一体推进“三不腐”向纵深发展。
打造精神文明建设“新高地”。公司创建红心向党、水润万家的“碧水丹心”党建品牌,高标准、规范化建设“灯塔书屋”,拓展党员教育平台,在馆图书有六大部类5000余册,可满足职工多元化、专业化的学习需求;深入挖掘传承优秀历史传统与人文精神,提炼形成独具特色的“泰水文化”,精心编制文化手册;设立“碧水丹心”学习园地,举办“提升工作效能”“读书一小时”等学习交流活动,激发干部职工学习热情,营造浓厚学习氛围。
搭建乡村振兴“连心桥”。公司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和“第一书记”帮扶工作,选派优秀干部担任东平县沙河站镇老庄村“第一书记”,投资60余万元改善老庄村村委会设施,新建175平方米的老年活动中心,助力老庄村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深化为民服务、提升治理水平,取得良好工作成效。
提升服务效能,绘就高质量发展温暖底色
供水水质提升。公司严格执行水厂管理制度,坚决守牢守好供水安全坚固防线,确保供水生产任务圆满完成;全面落实生活饮用水新国标要求,实施三级检测制度,严格做好水源水29项,出厂水、管网水43项月检及水厂出厂水97项全分析送检工作,实现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水全过程监测;每月按时向社会公开检测结果,提升供水服务公开度、透明度,让市民喝上放心水。
“双满意”服务提升。公司坚持“待人有温度、服务见态度、落实强力度、回复加速度”服务理念,倾心办好民生实事,全力纾解“急难愁盼”,成立客户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持续提升客户服务工作质量和供水服务效能;领导班子成员及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每月接听客服热线,现场听取市民意见和建议;定期召开服务工作调度会,研究解决用户集中反映的问题;持续优化24小时“叮咚服务热线”,快速响应市民诉求,主动担当作为;开展“服务之星”评比活动,全年表彰优秀员工120余名,激发一线工作者的服务积极性、主动性,共同推动供水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
智慧化水平提升。公司紧跟智慧城市建设步伐,按照“立足当前、超前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建设GIS地理信息、供水调度等七大业务系统平台和“网上办、掌上办”服务平台,扎实做好原水调度、净化处理、配水运行、管网巡视、应急抢修等工作;持续推进抄表App、二供数据平台和智慧水厂建设,利用信息化技术准确、智能、高效的特点,在减少人工、提升服务、提高效率上发力,为供水服务插上数字化“翅膀”。其中“掌上营业厅”集成了用水账单查询、费用缴纳、业务办理、电子发票开具、报装接水等多种功能,极大地满足了用户的多样化需求,让用户用水更便捷、更安心。
推进项目建设,打牢高质量发展坚实基础
引黄入泰工程有序开展。该工程是市委、市政府决定实施的重要民生工程,同时也是省、市双重点项目,总投资达22.76亿元,利用东平湖马口闸取水,沿大汶河经东平县、肥城市、岱岳区敷设80余公里原水管道,在东平县建设一级原水配水厂,在肥城市建设二级原水配水厂,在王家院水库北侧建设日供水规模15万立方米的王家院净水厂及部分配水管道。2024年,原水管道已安装约74公里;工程关键枢纽王家院净水厂土建工程基本完成,主要工艺、电气、自控设备基本安装完毕;肥城二级原水配水厂综合加药间及机修仓库、管理用房主体结构完工,调蓄水池吸水井、泵房主体结构完成70%;东平一级原水配水厂已完成用地预审、规划选址和立项变更,正积极推进施工许可证办理工作。整个工程力争2025年全线贯通,建成后将有力推动泰城供水“一张网”建设,大幅提高城市供水保障率,提升供水水质,彻底解决我市水资源短缺问题,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泰山好水生产基地加速建设。公司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擦亮泰安“好山好水”品牌指示,成立工作专班,目前,道朗生产基地已正式投产,生产能力达到每小时2.4万瓶;委托国内知名企业上海神兵天将影业有限公司进行整体策划包装,打造“中国福水”品牌;注册成立泰安市泰山好水饮品有限公司和泰安市泰山食品饮料有限公司,成功推出“泰五福”瓶装水和“东岳冰泉”瓶装水等系列产品,积极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与央视高端频道合作开展品牌宣传,提升品牌知名度。
泰城老旧供水管网改造项目稳步推进。公司结合泰城城区道路建设,改造老旧、高危、管径不合理管网,采用管道更新或内衬方式进行施工。2022年至今,公司已累计改造供水主管道26公里,完成投资约8000万元,有效解决了老旧管网材质老化、漏损严重等问题,消除了管网安全隐患,实现了供水水质与安全双提升。
夏张输配水工程积极筹建。该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新建夏张配水厂和5.5公里的输配水管道,占地约1.8公顷,设计日供水规模15万立方米,计划投资1.85亿元。目前,土地征收组件及环评、稳评、能评、地灾、压矿、地震安评等报告编制报审和图纸初步设计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工程建成后将作为王家院净水厂的加压站,为泰城西部供水。
完善管理体系,强化高质量发展制度保障
优化组织架构与职能管理。公司成立企业管理部,承担企业管理、发展规划、法务风控职能,进一步规范公司合规管理工作,有效防控法律风险,切实维护公司合法权益;成立总工办,负责公司工程质量管理、供水工程招投标等工作;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完善《内部(事项)审批、实施管理规定》《合同审核管理制度》《信息公开制度》等,不断推进水务工作规范化、精细化。
强化施工质量控制体系。公司调整供水管道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领导小组成员,完善工作职能,坚持“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就是效益”原则,以“人员、材料、机械、方法、环境”5个要素为管控要点,开展勘察、设计、图纸会审、技术交底、材料检验、施工控制、隐蔽验收等环节的常态化、闭环式质量管理;出台《招标采购管理暂行办法》《外协施工队伍招投标管理细则(试行)》等制度;制定新供水管道工程主控项目施工标准清单;建立健全施工管理台账;开展“四不两直”检查102次,并及时反馈意见,监督整改;建立质量追溯机制,落实奖惩机制及“红、黑名单”制度。
提升机电设备管理水平。公司调整机电设备管理领导小组成员,不断完善工作职能,保证机电设备安全高效运行,促进公司节能降耗、降本增效,制定公司机电设备管理制度和设备采购、安装询价比价标准;定期召开工作例会研究供水设施设备大修、更新改造内部工程申请报告,进行全过程跟踪监督和审计;严格把关供水设施设备维修、改造等工程的招标工作;做好闲置设备入账统筹管理,提高闲置设备利用率;推进节电降耗工作,加强用电设施监控管理,开展用电专项普查,细化用电分类及考核,确保用电合理、合规、安全。
深化物资采购监督管理工作。公司对物资采购工作进行流程再造,成立物资采购管理领导小组,组建物资采购评委库,建立完善相关制度,进一步加强公司物资采购、使用监督管理,确保公司物资采购工作高效、合规运行。
激发“开源节流、管理创新”活力。公司成立开源节流管理创新领导小组,进一步充分利用公司资源,鼓励各部门单位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对建议进行细致梳理及分解落实,确保每项建议切实有效执行;出台《开源节流、管理创新奖励制度(试行)》,号召广大干部职工结合工作实际,从岗位做起,让节能降耗、增收节支真正成为全公司的共同行动。
深化安全管理,构筑高质量发展安全基石
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公司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安全生产作为谋划发展的前提、抓好工作的底线,深入落实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开展“十大行动”及“四项整治”,着力提升重大隐患排查整改质量;积极开展“大警示大学习大反思”活动,组织人员集中观看事故警示教育宣传片,树牢底线思维,将安全发展理念植根于干部职工思想深处。
完善安全责任网络。公司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覆盖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紧扣时间节点,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把安全生产贯穿全年工作始终,充分利用“安全生产月”等契机,深化安全教育与实践;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合理规划应急力量布局,推动供水本质安全水平全面提升,持续加固供水安全防护网络,确保供水安全无虞。
深化安全教育培训。公司2024年邀请安全专家举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应急救护知识等培训7次,参训人员达1800余人次;组织开展供水管道抢修、起重伤害、消防、有限空间、高处坠落、触电和机械伤害等应急演练36次,参演人员达500余人次。
加强人才培育,增添高质量发展活力
公司积极探索青年干部职工成长机制,加快公司人才队伍建设步伐,出台《关于加强青年工作的实施意见》,成立党政宣传、客户服务等6个工作小组,引导激励青年干部职工担当作为,努力成为独当一面的业务骨干;加大关键岗位人才培养力度,积极搭建学习教育平台,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发广大职工学习技术、钻研业务的热情,推动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素质供水队伍,2024年开展供水管道工、供水管道检漏工和水质检测技术3个比武项目,累计培训专业人员180余人次。
万里征程风正劲,千钧重任再扬帆。展望未来,泰安市自来水有限公司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国资国企增强核心功能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根本要求,持续推动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将人民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第一标准,坚持“实”字当头、“干”字为先,不断强化城市供水安全保障,让每一滴水都成为幸福生活的最美注脚,用实际行动书写泰城水务事业高质量发展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