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围绕中心大局 提供高质量财政金融服务
工业反哺农业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实施数字化转型 推动制造业发展
推动量子信息技术实施应用 助力数字经济发展
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人才培养 服务泰安发展
在中小学增设AI应用课程 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多方协同共创 探索乡村运营新模式
提升居家养老水平 打响“寿比泰山”品牌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年1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中小学增设AI应用课程 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吴萌记者 王磊 摄
 

记者:杨丽宁

嘉宾:吴萌 市政协委员、山东服装职业学院总务处副处长

记者:作为一名教育界的政协委员,今年您带来了什么提案?

嘉宾:今年两会,我带来的提案是《关于中小学增设AI应用课程的建议》。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AI已广泛渗透到各个行业领域,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未来竞争力,在学校教育中增设AI应用课程,对提升学生的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创新人才、提升全民科技素养、促进教育现代化等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中小学在增设AI应用课程方面可以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嘉宾:一是做好课程设置与规划。在中小学阶段,学校可以把AI应用课程纳入综合实践活动或信息技术课程体系,如AI智能机器人编程入门、图像识别技术体验等;高中学校可设置独立的AI应用选修课程,提供更具系统性和专业性的教学内容,包括机器学习基础、自然语言处理原理及应用等,学生可根据兴趣自主选择;大学则应在相关专业全面开设AI核心课程,并鼓励非理工专业学生选修AI应用类通识课程,培养复合型人才。

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育部门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开展AI教师培训项目,定期组织教师参加AI知识与技能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引进具有AI专业背景的人才充实教师队伍,优化师资结构。学校还可鼓励教师开展AI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探索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

三是强化教学资源开发。相关部门可组织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及企业技术人员编写适合不同学段的AI应用教材,确保教材内容科学性、趣味性与实用性相统一;开发在线教学平台,提供丰富的AI教学视频、案例库、实验模拟软件等数字化资源,支持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建立AI教育实践基地,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应用所学知识,提升实践能力。

四是完善教育评价与考核。学校可构建多元化的AI应用课程评价体系,综合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技能应用、创新思维及团队协作能力;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其中过程性评价包括课堂表现、项目实践、作业完成情况等,终结性评价可通过考试、作品展示、项目答辩等形式进行,并将学生的AI学习成果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