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肥城 上一版3  4下一版
“小网格”守护“大安全”
物流降成本 发展增效益
垃圾分类新时尚 绿色文明新风尚
“冬闲”变“冬忙” 奏响“致富曲”
多维聚力解锁党员教育“活力密码”
情系残疾人 走访暖人心
国家能源集团石横公司实现绿证交易“零的突破”
打造商圈新标杆 激发消费新动能
多举措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年1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肥城高新区十里铺村积极发展设施农业
“冬闲”变“冬忙” 奏响“致富曲”

 

本报1月6日讯(记者 陈菁钰 通讯员 曹文健)深冬至,寒意浓,肥城高新区十里铺村温室大棚内却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传统的“冬闲”时节已被“冬忙”取代,村里奏响了冬日“致富曲”。

十里铺村生态农业园内,一座座温室大棚错落有致地排列在田野间。草莓大棚内,已成熟的草莓丰润饱满,淡淡的果香扑鼻而来,令人垂涎欲滴。工人穿梭其间,忙着疏果,以确保草莓的品质和产量。“我在采摘园里主要做疏果工作,每个月收入3000元左右,在这儿离家近,工作也舒心。”村民阮秀青笑着说。

据生态农业园草莓基地负责人胡家峰介绍,基地共有8个大棚,种植面积为0.8公顷,种植了3个品种的草莓。目前,草莓已经迎来了采收旺季,主要向采摘游客和大型超市供应。“每亩地能产出六七千斤草莓,预计亩收入能达到5万元。”胡家峰说,采摘将持续至5月份。

在西红柿大棚内,同样是一片繁忙的景象。工人正利用毛笔进行传统的人工授粉工作。据生态农业园负责人张传伟介绍,现在西红柿正处于盛花期,通过人工授粉可以提高授粉效果,增加产量。2024年,他们种植了5个品种的西红柿,预计今年2月份上市,5月底采收完毕,利润能够达到15万元以上。

近年来,肥城高新区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科学谋划果蔬种植,实现了从“春种秋收”到“四季丰收”的转变,目前主要种植的果蔬包括草莓、西红柿、蘑菇等,种植规模达到了47万平方米。同时,肥城高新区积极探索集休闲、采摘为一体的农旅融合新路子,为当地村民提供了更多增收渠道。

“肥城高新区将积极优化种植结构,引导村级合作社优化新品种、引进新技术、发展新产品,靠上技术指导,统筹好‘建、种、管、销’各个环节,让‘大棚经济’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努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肥城高新区产业发展部副部长杨东锋表示。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