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岱岳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加强管理 筑牢防线
实施民生工程 建设宜居乡村
粥店街道积极探索民主协商模式
乡村旅游解锁“振兴密码”
协商共建渗水池 人居环境展新颜
弘扬诚信文化 引领文明风尚
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年1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道朗镇里峪村盘活闲置资源
乡村旅游解锁“振兴密码”

 

本报1月2日讯(通讯员 刘春进 董方舟)一直以来,道朗镇里峪村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着力打造“泰山人家·春天里峪”旅游品牌,由“靠山吃山”转向“养山富山”,走出了一条“山区村”振兴路。目前,里峪村积极打造泰山脚下高端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区,致力于成为京沪高铁沿线重要的美丽休闲乡村目的地。

据了解,里峪村河道沿岸此前环境脏乱差、权属纠纷多,群众杂物乱堆乱放,部分闲置院落常年无人居住,造成资源浪费。为解决这些问题,该村“两委”与驻村政协委员征求群众意见,召开“为民协商”会议,通过反复讨论、充分协商,确定先由群众自行将河道两岸的果树等物移走,再由村集体进行统一打造提升,闲置院落由村集体租赁、统一开发。

现在,该村民宿重新焕发了生机,院落由原来的8套增加到20套,并通过对外招商进行了装修升级,河道沿岸也被打造成烧烤园,该村形成了集民宿、咖啡厅、农家乐、茶室、游乐场于一体的休闲文旅项目。

目前,该村河道沿岸环境得到了提升,民宿也得以盘活,群众每年增收4万余元,村集体每年增收1万余元。该村将继续用好“为民协商”平台,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和能力,为群众和驻地企业解决更多“急难愁盼”问题。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