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为时代放歌 为人民点赞
勇担新使命 妙笔著华章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25年1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时代放歌 为人民点赞
——写在《泰安日报》创刊40周年之际
 

□记者 李娈鸾

一纸风行四十载,融合创新正当年。

2025新年第一天,《泰安日报》迎来40岁生日。1985年1月1日,《泰安日报》正式创刊,肩负起党赋予的使命和人民的期望,用文字书写历史,用新闻记录时代。

四十春秋,11876期《泰安日报》,从改革开放的春风拂面,到新型工业化强市的加速推进;从城市发展的日新月异,到百姓生活的幸福美好,如实记录着泰安这片土地的时代变迁,传递着党和人民的心声。用镜头捕捉瞬间,用笔触描绘永恒,用真情把泰安的故事讲给世界听,《泰安日报》赤心不变,一路向前。

与时偕行共进,从一张报纸到全媒体矩阵

《泰安日报》前身是1939年10月10日创刊的《泰山时报》,这是山东抗日根据地内唯一一张由地委出版的党报。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泰安县报》《泰安市报》的过渡,最终在1985年1月1日以《泰安日报》的名称正式创刊。同年3月27日,泰安撤地建市后,《泰安日报》转为中共泰安市委机关报。红色基因一脉相承的《泰安日报》,始终与党和人民在一起,以笔墨为剑,以纸张为盾,据守新闻传播主阵地。

引领时代必须首先跟上时代。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和人民群众的新需求,《泰安日报》从最初的周二刊四开四版小报,逐步扩为周三刊、周六刊,并创办《泰安日报·周末版》。1992年7月,《泰安日报》抢抓发展机遇,出版对开大报,迎来了提升内涵、转型升级的历史契机。

进入21世纪,为使党报发展更好适应报刊市场变化,更加贴近百姓的生活,从2003年起,泰安日报社先后创办了《泰山晨刊》《泰山金周刊》和《泰山画刊》,并于2011年9月1日,创刊出版泰安第一张都市类晚报《泰山晚报》,形成了多层面、多平台的纸媒规模。

时移世易。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新兴媒体喷涌而出,泰安日报社顺势而为,以开放包容、积极进取的姿态,坚定地走上守正创新、融合发展之旅,向着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迈进。

2004年,中华泰山网注册成立,2013年3月,网站获得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跻身国家一类新闻资质网站行列;2014年7月始,先后推出新闻资讯类手机客户端——最泰安新闻客户端、ZAKER泰安新闻客户端,打造音视频平台、微博、微信公众号,建立中央厨房指挥中心,将泰安日报社旗下所有媒体整合于一套生产系统中,打破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各自为政的局面,实现了信息资源的贯通,使新闻生产的策、采、编、发、评、运营真正融为一体,走在全国地市报媒体融合的前列。

激流勇进破浪行,2023年,推出“登泰山、观天下”望岳客户端,2024年持续升级,服务群众功能更加强劲,泰安日报社全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更加强劲,发展步入新境地。

牢记职责使命,正能量传播唱响奋进主旋律

新闻舆论工作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无论媒体形态如何变化,泰安日报社始终不忘初心,牢记职责使命,坚持政治家办报,保持人民情怀,记录伟大时代,讲好中国故事,讲好泰安故事,唱响奋进凯歌,为全市改革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凝心聚力、加油鼓劲。

牢记要务,传播党的政策主张。及时、全面、准确传播好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是党媒的第一要务。泰安日报社始终抓牢这一要务,全力把党的政策主张传播给各行各业、千家万户,进而转化为全市广大人民群众的壮阔实践。特别是在建党日、党代会、国庆节、全国两会等重大节点,泰安日报社各媒体都全程关注、一以贯之,确保党的声音传得更响、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翻开《泰安日报》的每一页,打开各新媒体端口的每一屏,党的政策主张都是最醒目的。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是泰安日报全媒体的魂魄,永远不会改变。

围绕中心,做好时代风云记录者。初心不变,责任在肩。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农村改革、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全面推进;从泰山国际登山节的成功举办、泰山成为世界首例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到泰山文化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从泰安被命名为全国文明城市,到列入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泰安日报社旗下媒体都重笔着墨,真实记录。就在日前,报社响应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登高望远、奋力争先,以背水一战的勇气和魄力,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尽最大努力,争取最大成果,决战决胜2025年,奋力实现新型工业化‘十四五’各项目标任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局面”的号召,推出《沿着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的目标——登高望远再加油 久久为功行必至》《开放,大路越走越宽》《以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为引领,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坚持攀“高”逐“新”、向“质”图强 数智化点燃振兴泰安“强引擎”》系列文章,全面展示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的成果,激励全市人民坚定信心、团结一心,向着更美好的未来奋进。

民生为大,倾情关注群众身边事。民生是最大的政治,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从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到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从高铁泰安站第一列高铁驶出站台,到一条条城市大道相继贯通;从教育、医疗、就业、住房、养老等民生事业持续改善,到文化、体育、旅游等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从12345服务平台、市民之家建设,到幸福食堂、“口袋公园”,枝叶关情,泰安日报全媒体始终关注,努力让人民群众的幸福笑脸写在纸上、留在屏端、印在心中。

讴歌人民,展现发展力量源泉。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泰安日报全媒体始终站稳人民立场,践行“四力”,深入人民群众中去,真切感受人民群众创新创造的实践,感悟人民群众推动发展的磅礴伟力,书写一个又一个可感、可亲、可敬的人物事迹。从金兰英到薛丽娜,从泰安消防九中队到泰山消防救援站,从企业家到岗位能手,从助人为乐的普通群众到托举生命的英雄李林雨、王龙、栾留伟,一个个先模形象铸就了泰安向上向善的灯塔,照耀着我们平安幸福生活的康庄大道。

不负时代召唤,我们永远在路上、在现场

时代在向前,社会在进步,全员媒体、舆论声音乱花迷眼,但我们只有一个声音:听党话,跟党走,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守住初心、瞭望远行,让主旋律的声音响彻云霄。

四十载风雨兼程,四十载笔墨流芳。

“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张开怀抱迎接未来,才能被未来接纳,才能在未来依旧挺立在新闻舆论的制高点。如今,以人工智能为主导的最新一代科技革命已经席卷全球,正在为众多领域带来变革。用技术赋能行业,是媒体拥抱AI的必由之路。当媒体内容的生产、分发、互动、营销无处不渗透着AI的身影,行业发展将迎来巨大的新机遇。主动拥抱技术革新,打造媒体新质生产力,加快“全媒体”“融媒体”向“智媒体”的转型过程,是《泰安日报》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课题。唯有乘风破浪、勇立潮头,不断开拓创新、始终冲锋在前,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不负初心、践行使命。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泰安日报》已经做好坚守阵地、全面出击,在融媒体、全媒体时代再创业、再出发的充足准备。

拥抱新技术,学习、掌握、运用,但决不依赖,而是将其当成得力工具,为我们所用。用沾满泥土的双脚,奉上带着露珠的鲜活,是坚持不变的准则,只为给大众带来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位的新闻作品。

泰山见证,初心如磐。泰安日报社永远在路上、在现场,为时代放歌、为人民点赞!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