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霜荏苒,烟火年年。弹指一挥间,《泰安日报》已走过40年光辉岁月。
40年,一纸风行,道义争担,我们牢记初心使命,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
40年,时光向前,事业向上,我们紧贴时代脉搏,为改革呐喊,为发展鼓呼。
40年,日新其德,与时偕行,我们勇立潮头,守正创新,融合发展风头正劲。
“报”以载道,“纸”寿千年。明天,我们将以更加发扬蹈厉的姿态,登高望远的状态,奋力争先的心态,传承优良传统,建设一流队伍,在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中,传承党报基因,弘扬光荣传统,续写时代华章,在服务发展中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以笔为犁千秋业,只在承前启后中。文章千古事,记录历史的新闻,将传之不朽!
40岁,我们正青春!
领路起航 >>>
兰乔瑾
我在新闻岗位一干就是近30年,从老报人、老新闻工作者到《泰安日报》的忠实读者,我始终饱含着对新闻工作的深厚情感。不管社会怎样发展,科技怎样进步,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的初心不能改,记者要走出去、沉下去,到基层、去一线,反映群众最真实的感受和心声。记录时代,为时代发声。
张义利
回首过去,《泰安日报》的每一次变革都与时代同频共振。从黑白套红印刷到彩色改版变身,从艰苦创业时的陋居街巷到搬入文化地标泰安新闻大厦,《泰安日报》的每一步都走得坚实而有力。作为新闻工作者,要以特有的敏锐与灵感,去捕捉社会发展动人的画面,感受时代进步的活力脉搏,讴歌经济腾飞的创新时代,书写激情四溢的盛世华章。
解九江
见证时代变迁,是记者最大的荣幸。从“铅与火”“光与电”到“数与网”“云与端”,媒体几经变革,每一次技术的革新、市场的演进,是挑战也是革命。新媒体时代,报、网、端、微、屏齐发力、共相融,AI的应用为媒体发展带来更多可能,机遇更多,舞台更大。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记者要以生活为师,深入一线,创作出更多生动鲜活、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精品力作。
承志开拓 >>>
柳 萍
做记者,首先要学会吃苦,要对自己有要求。每一篇稿子,都要俯下身子寻找、开动脑筋思考、用心用情感受。
时代有多壮丽,文字就有多滚烫。记者的信念与情怀始终不变,未来我也将一直在路上、在现场,带领我们的团队快速成长。祝愿《泰安日报》发展越来越好,也希望年轻人在磨砺中不断成长,奋力前行,不负韶华。
李宁宁
一路走来,我目睹了《泰山晚报》创刊、新闻大厦的建设,见证了报社的转型和成长,感慨无限,收获很多。时代在变,媒体也在变,从报纸到媒体融合,每个阶段我们都肩负着不同的使命,我们都有责任继续开拓思维,立于新、创于新,多推出接地气、冒热气的新闻作品。真心祝愿《泰安日报》越办越好,报社越来越好,在新征程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王汉友
王汉友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希望年轻记者永葆“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激情,以“只是征行自有诗”的脚力、“不畏浮云遮望眼”的眼力、“须教自我胸中出”的脑力、“兴酣落笔摇五岳”的笔力,成就作品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在为党的新闻事业奋斗中成就人生梦想,书写时代华章。
奋力笃行 >>>
王婷婷
从事新闻行业需要广泛地阅读和学习各类知识,不断拓宽视野,这样面对新闻事件时才能形成深入的见解。
时间如白驹过隙,不觉间我已从事新闻工作17年。17年的岁月,带走了青春,洗尽了铅华,留下的是热爱。这份爱,既是对新闻事业的初心不改,也是对读者的一片真情。
张振男
用心、用情、用功投身于新闻事业,是新闻工作者的光荣使命,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泰安日报》创刊40年,与我年龄相仿。40年风雨兼程,40年守正创新,以笔为剑,以墨为舟,未来的日子里,我将与报社一路同行,引领思想潮流,见证时代变迁,用媒体的声音讲好泰安发展的故事。
陈 阳
寻觅烟火人间的期许感动,捕捉幸福安康的每一瞬间。12年间,我见证了泰安这座城市的发展变迁,用镜头记录下了无数珍贵的画面。从繁华的商业街区到宁静的乡村田野,从热闹的节庆活动到平凡的日常生活,影像不仅记录了泰安的变化,更承载了我对这座城市深深的情感。
赓续创新 >>>
曹一秀
握一支笔杆,敢为时代注脚;编一页报纸,可为历史追光。
初心如磐,使命如炬。作为新一代编辑,我深知肩上担负着连接过去与未来、传递真实与价值的重任。这份责任感,让我在面对每一个选题、每一篇文章时,都力求精益求精,让文字成为连接读者心灵的桥梁。
刘小东
自从怀揣着成为“瞭望者”的理想来到泰安日报社的那一刻起,我对新闻事业的热爱就从未停止。
奔赴山海,不负热爱。我将坚守真实、客观、时效原则,近距离、多角度、多形式、全方位记录社会点滴变化,践行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以最大的热情奔赴新闻采访一线。
周鑫荣
脚下有泥,眼里有光,肩上有责。从“纸上”到“网上”,从格子间到新闻现场,从版面审读转变为“策划—拍摄—剪辑—发布”的新闻生产参与者,作为媒体行业的“新兵”,我愿意用镜头去见证、去记录,用文字照亮这座城市,用光影声色讲述鲜活的泰安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