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天山南北展形象 全国系统树品牌
我市3个信用案例在全国评选活动中获殊荣
我市围绕“贺岁”“冬游”主题推出84项节庆活动和惠民举措
拉动“财政引擎” 助力乡村振兴
着力培育能源新质生产力 蓄势赋能绿色高质量发展
厚植为民情怀 提升民生温度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24年12月3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山南北展形象 全国系统树品牌
——泰安市食药检院(泰安市纤检所)16年赴疆公检纪实
 

□通讯员 周海燕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战略物资。新疆棉花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90%,年产量约为530万吨,全产业链产值约3000亿元,占全疆GDP和农民收入的1/3,棉花产业已成为新疆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棉花公证检验与棉花的质量安全、棉花产业的发展和棉花经营主体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直接服务于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及市场交易,能有效避免市场失灵现象的发生,降低交易费用,节约成本,促进棉花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2009年至今,泰安市食药检院(泰安市纤检所)连续16年作为主检机构,先后带领18个省、市机构完成新疆棉入储公证检验53.5万吨、监管棉公证检验183.6万吨(未包含2024年度),并为我市争取中央转移支付公证检验经费8000余万元,在全国树立了泰安纤检品牌。

勇担重任破难点

首赴新疆展形象

使命当前,奔赴大美新疆显作为。2009年3月,新疆阿克苏地区入库公检工作遇到阻碍,几乎停滞。泰安市纤检所临危受命,时任泰安市纤检所所长高明辉带领6名同事紧急赶赴阿克苏地区。入疆后,泰安市纤检所工作人员立即针对当地出现的问题展开分析研讨,提出解决方案,指导驻地天津所和黑龙江局解决在入库工作中遇到的问题,7000多吨棉花积压待检的问题一周内得到解决;带领重庆所在阿克苏棉麻站完成3.1万余吨新疆棉的入储公检工作,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中国纤维检验局(现中国纤维质量监测中心)的高度评价和涉棉企业的一致肯定。“每个岗位的同志都要做检验行业的专家。”这是高明辉对技术人员提出的要求。泰安市纤检所也凭借严格的要求和严谨的态度,成为2005年至今全系统唯一连续保持全国纤检系统先进单位称号的机构。该所每年都会在全国纤检工作会上作交流发言。

统筹兼顾,落实责任担当保质量。2009年,新疆国储棉公检入库数量创下历史新高,且时间相对集中,这无疑增加了公检工作的难度。在确保抽样比例的前提下,泰安纤检团队采用大范围随机抽样和重点抽样相结合的方式,对所抽棉样未发现问题且包装外观状态良好的棉包进行大范围随机抽样,加大对存在唛头有疑似改动痕迹等问题的棉包的抽样力度;按要求对质量“黑榜”企业先前已入库棉批进行复查,加大对出现质量问题棉花的抽样比例。同时,团队对出现C1马值的棉样进行HVI复检,确保检验数据准确、可靠。

攻坚克难,跨越天山南北展形象。新疆棉公证检验是关系国家经济建设和民生的重要工作。2009年以来,泰安市食药检院(泰安市纤检所)作为主检机构,每年派出20余名技术人员转战天山南北,负责新疆阿克苏、奎屯、库尔勒、阿拉尔等地区20余家仓库的公检工作,并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十几年来,天山南北留下了泰安纤检人数不清的足迹,在棉花公检“战场”上,他们以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一流的检验水平,塑造了泰安纤检的光辉形象。

服务大局展作为

实干笃行树品牌

从2004年高明辉担任泰安市纤检所所长起,泰安纤检团队便定位全国纤检大格局,主动作为,破解难题,为泰安纤检品牌建设注入活力,为推动纤检事业发展贡献泰安力量。纤检政策、文件、改革无不汇聚着泰安纤检人的智慧,实验室HVI恒温恒湿环境远程监控试点、全国棉花仪器化公证检验试点等10余项改革试点由泰安提出并率先实施。

助力仪器设备改进,稳定回潮率。2011年,在回潮率测试中,泰安纤检团队发现回潮率检测结果受温度影响较大。考虑到国储棉检验工作时间长、环境变化大等情况会影响检验数据准确性,泰安纤检团队及时上报有关情况,提出了升级回潮率检测设备的建议。2015年,在对升级后的回潮率检测设备进行比对测试时,团队发现测试结果与往年设备测试结果相比存在较大偏差,且温差补偿发射有效半径不足10米,影响测试效率。团队与厂家沟通后,厂家将温差补偿发射器改为外置,使有效接收半径增加到30米左右。

助力检验质效双升,织密责任网。2023年,中国纤维质量监测中心全面调整新疆监管棉含杂率公证检验模式,在各地区新设含杂率检验实验室,集中进行含杂率检验。泰安纤检团队注意到,检验模式的改变增加了含杂率检验样品的流转距离,容易导致丢样、混样等问题。为此,团队设计了样品封签,及时对所取样品进行封样,使检验样品从取样至检验结束全程受控,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助力企业规范经营,严把质量关。2015年,在监管棉入库公检扦样过程中,泰安纤检团队发现个别棉包一侧有取样及涂抹公检验讫章等痕迹,且包头和包身材质明显不同,撕开包头后,里面有旧包头被割走的痕迹,高度疑似“转圈棉”。泰安纤检团队第一时间拍照留存并上报,成为全国首个发现并上报涉嫌“转圈棉”情况的机构。中国纤维检验局(现中国纤维质量监测中心)成立工作组到新疆开展专项巡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纤检局组织专项整治工作,要求自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下发之日起,所有棉花加工企业执行棉包单面切割样品规定。“转圈棉”情况的及时发现和上报,有效防止了违规套取补贴情况的蔓延,维护了国家补贴资金安全。

助力系统平台优化,拧紧“安全阀”。2018年,为提高公定重量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减少人为影响,提高数据流转效率,中国纤维检验局(现中国纤维质量监测中心)在原有监管仓库棉花公证检验管理软件的基础上,新增新疆棉花入库信息监管平台和监管棉花入库在线过磅系统,优化原有的新疆棉花入库扫描核查系统。平台运行初期,泰安纤检团队发现平台未限制登录权限,用户登录平台后可随意查看所有仓库的检验数据,并能进行数据更改。团队第一时间将该情况及改进建议反馈给平台工程师,工程师及时进行了平台升级,消除了安全隐患。后期,团队发现过磅时间及含杂率检验结果等数据无法实现监管平台和棉花公证检验管理软件之间的自动传输后,提出了优化建议并被采纳。

整合力量出亮点

强基赋能练真功

16年来,泰安纤检团队始终以维护纤检公信力、推动棉花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己任,以“三个强化、两个模式”不断提升工作质效,练“精兵”,练“强兵”,确保检验的公平、公正和数据的准确、可靠。

提能力、保质量,做好“三个强化”。泰安纤检团队强化人员培养,认真做好岗前培训及考核,着力提升检验人员的数据敏感性及应变能力;组织各岗位检验人员开展业务交流,促进各岗位之间的业务衔接,提高工作效率;强化仪器设备保障,做好检验在用仪器设备检定、校准工作,确保其满足公检工作要求;强化质量控制,根据公检人员和在用仪器设备等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人员比对、仪器比对、留样复测等质量控制计划,并严格实施;成立检验质量监督小组,制定现场质量监督计划,实现对检验人员现场监督的全覆盖。

优职能、强效能,创新“两个模式”。创新“4+N”工作模式。2014年,新疆实施监管棉入库公证检验之初,首次提出“5+N”工作模式,即5个公共岗位加N个工作面。2018年,根据新的监管棉工作流程要求,泰安纤检团队将“5+N”工作模式进一步优化为“4+N”工作模式,设置过磅、含杂率检验、数据处理、样品交接4个公共岗位加N个工作组,每个参检机构均能全程参与检验工作,各机构检验人员能力可以在工作中得到提升;各机构对本机构所有检验结果负责,增强了各机构的责任意识,保障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创新库点辐射的“1+1”工作组模式。泰安纤检团队针对同时负责多个库点的情况,创新提出“1+1”工作组模式,即以一个入库量大的仓库作为基点,辐射其他不固定检验量的仓库;由一名带队领导担任组长,抽调各岗位骨干力量成立流动工作组,既能完成各个仓库的检验任务,还能降低人员舟车劳顿带来的效率低问题,保证检验效率。

十几年来,泰安纤检团队将严谨细致的态度贯穿工作始终,压实责任,以实干求实效,在促进公检工作规范化、提高数据准确性上不断发力。未来,泰安纤检团队将继续与全国纤检同仁一起,凝心聚力、担当实干,扛好纤检旗帜、树好泰安品牌,为持续推动中国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纤检力量。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