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泰安日报 4下一版
央视跨年晚会将在泰安举办
“学习强国”泰安学习平台正式上线
数智化点燃振兴泰安“强引擎”
凝聚发展共识 扛牢责任担当 奋力谱写文旅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年12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为引领,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坚持攀“高”逐“新”、向“质”图强——
数智化点燃振兴泰安“强引擎”

■泰安卫星互联网产业基地项目。(资料图)记者 司刚 摄
■新五马智慧农贸港。(资料图)通讯员供图
 

□记者 王汉友 张中乾

时光向前,为者常至。2024年12月13日至16日,2024年下半年全市重点项目现场推进会暨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决战2025动员大会召开。与会人员进企业,到车间,看变化,谈经验,共同谋划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的新发展。

岁月不居,时光如流。从2022年春天出发,泰安以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为引领,科学谋划,精准施策,上下同心,砥砺奋斗。两年多来,全市各级牢牢把握“一业定乾坤”导向,抓牢抓实“链长制”,打出系列“组合拳”,不断深化产业协同、数字赋能、能源革命、金融助力、技改升级、物流增效,“441X”现代产业体系加速形成,工业经济实现总量质量双突破、速度效益双提升。

逐新无境,日日又新。近年来,泰安乘“数”逐“新”,以“智”求“质”,加持和美城市建设、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布局未来产业新赛道,一幅山河锦绣、国泰民安的壮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道路决定方向,保证走得对、走得通;道路诠释方法,保证走得稳、走得好;道路蕴含规律,保证走得快、走得远。泰安今天的发展活力,源自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造业、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大关于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战略部署,源自全市上下以振兴泰安时不我待的历史责任感,树立大抓数字经济的鲜明导向,坚持数字化赋能产业发展,努力在数字时代大变革中抢占发展先机,推动全市经济在新赛道上跑出加速度。

如今,泰安高质量发展的浪潮持续涌动:新型工业化强市加力提速,产业升级迈上绿色、智能、高端之路;智慧运营平台、智慧政务等创新应用遍地开花,让城市管理更加高效便捷;智慧现代农业蓬勃兴起,推动乡村振兴纵深推进;绿色能源、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风头正劲,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如今,泰安高质量发展的底气更足,势头更劲,前景更好。

数智赋能

新型工业化蹄疾步稳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支持企业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数智化是“数字化+智能化”的有机融合,是新型工业化的鲜明特征,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时代途径,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在2024年下半年全市重点项目现场推进会暨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决战2025动员大会上,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杨洪涛强调,纵深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推动工业经济实现量的更快增长和质的更大提升。

近年来,一条条数字化改造后的智能生产线让众多传统企业老树着花;一台台高端智能装备填补行业空白,一座座拔地而起的绿色工厂生机无限……在泰安,新型工业化进程正发生新的变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特征日益鲜明。

传统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更是泰安的深厚“家底”‌。我市充分发挥链主企业、行业龙头、产业链关键节点企业的带动作用,示范引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找准绿色低碳转型短板,有计划分步骤开展技术改造,不断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数据显示,瑞星集团实施的氨基肥节能环保技术改造项目,年综合能耗降低40%,吨尿素成本下降200元;汉威集团研发采用新工艺,将硫酸二乙酯的副产品硫酸用于异辛酸生产,仅增加了一套乙醇蒸馏设备,就有效解决了副产硫酸处理问题,每吨节省硫酸处理费用约50元,还降低了异辛酸生产成本约240元。

加快推动制造业数字智能化转型,既是大势所趋、形势所迫,更是泰安发展所需。润通齿轮是我市汽车及零部件行业骨干企业,企业主导产品为商用车发动机齿轮、变速箱齿轮、差速器齿轮以及车桥精密铸锻件。在企业新建的智能化生产车间,记者注意到,齿轮制造的生产过程与数字技术已经开始深度融合。“通过建设全数字化协同工业互联网平台,我们实现了数字化智能化生产,生产效率提高30%,产品合格率从95.6%提高到99.8%,综合成本降低15%,单件产品能耗降低10%。”企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通过“数实”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了企业节能、降本、提质、增效,不断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举一纲而万目张。我市把“数转智改”作为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引领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抓手,全方位、多场景、深层次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提高泰安制造的“含智量”“含绿量”“含金量”。

石横特钢绿色低碳智能工厂项目搭建零碳智慧管控中心,配套全流程能效平衡系统,在生产效率提升68%、运营成本下降47%的基础上,能耗降低12%、二氧化碳排放降低8%,石横特钢成为全省首个全面完成数字化改造的钢铁产业集群,是全省首家钢铁数字工厂,成功入选“国家级数字领航企业”。鲁中汽车零部件绿色智造涂装工厂项目新上国际领先的智能涂装线,建成省内首条一体化自动装供注塑线,实现由单一喷涂共享工厂向汽车配件综合供应商转变,不仅与周边200余家企业构建起协作配套关系,更和重汽、吉利、比亚迪等知名车企达成了紧密合作。

企业体量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要走的转型之路也就不同。为此,我市成立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服务联盟,下沉企业一线,对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一企一策”拿出转型方案,培育更多数字化转型成功案例和标杆企业,遴选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模式,累计创建石横特钢“数字领航企业”等国家级融合发展示范项目5个,中联水泥等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场景)7个;建成省级“晨星工厂”入库企业302家,省级智能工厂(车间、场景、供应商)151个;恒信高科“数字孪生工厂”等32个项目入选省级融合发展示范名单;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达87.4%。

数字化转型要从打地基开始,夯实数字基础设施、软件产业支撑、人才智力支持、转型服务体系、安全体系建设等基础支撑。我市以数转智改应用场景为牵引,累计培育软件工程技术中心7家,入选省级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19个,省级首版次高端软件47个;聚焦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及相关服务业等重点行业,持续培强龙头骨干企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加力提速。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工业领域要推进绿色制造,建设绿色制造体系。聚焦绿色转型的重点环节和短板弱项,市委、市政府统筹谋划、系统推进,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推动工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

行走在宁阳化工园区,感受到的是现代工业与自然和谐共生。脚下是宽阔平坦的道路,两旁绿化带中,精心修剪的灌木与四季常青的树木交相辉映,不仅美化了环境,更似一道道绿色的屏障,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的清新与安宁。

空气中,虽然不可避免地夹杂着淡淡的工业气息,但更多的是经过严格处理的清新,这得益于园区内先进的废气处理系统和绿色生产流程。园区建成公共管廊,以晋煤明升达、恒信高科等企业为龙头,打造以“气化岛、动力岛、环保岛”为核心的产业生态圈,为园区上下游企业提供氢气、氮气等工业气体及液氨等液体原料,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园区协同发展。整个宁阳化工园区,就像是一幅精心绘制的工业风景画,既展现了人类智慧在科技进步与环境保护上的卓越成就,又保留了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推动工业绿色化高端化转型发展,是一项长期工程、系统工程,我们将紧紧抓住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省黄河战略先行区建设的机遇,多管齐下、综合施策,持之以恒抓下去,大力推动全市工业绿色化、高端化发展。

数智增效

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习近平总书记在杭州考察时指出,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我市借助大数据、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以“绣花”功夫不断为城市治理赋能,推进城市治理更加智能化、精细化、高效化。如今,数智信息技术已融入这座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管理更精细、生活更美好的智慧城市“样本”正加速形成。

数字化技术让民生服务更加精准有效。11月10日0时,泰山城区热力有限公司各供热站阀门全面开启,热水即沿管道奔流至城区千家万户,彼时,穿梭于城市之间、游走于大街小巷的那“一抹红”,让这个冬天更有“温度”。当前,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的智慧供热方式,正在逐渐取代传统供热。

在岱宗坊换热站,辖区服务员正在通过智慧供热平台监控辖区供热运行情况,实时滚动的综合室外温度、末端户内室温、管网和供回水情况,让辖区服务员根据平台自动计算的适配温度和流量进行远程调节。泰山城区热力有限公司紧盯“智慧+供热”新模式,聚力打造客户服务系统、热力热网监控系统、能源管理平台、全光纤热力管道安全监测系统等,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了换热站全自动无人值守、全网水力工况平衡自动调节、能耗数据自动统计分析、供热系统负荷预测、室温在线采集等工作归集。平日里,凭经验“看天供暖”的传统模式,经过企业主动转型升级,推动供热智能化、可视化、远程化操控,供暖系统的“知冷知热”成为泰山城区热力有限公司今年打响民生服务升级的“第一枪”。

地下管网数字化监管,是泰安推动城市“数治”的一个缩影。走进泰山城建智慧运营平台指挥调度大厅,大屏幕上正实时显示着泰城各条供水管网的运行情况,从原水到制水再到供水各环节运转情况时刻在线,达标自来水被源源不断送至千家万户。

围绕泰安市“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建设泰安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泰山城建集团聚焦管网综合管理、智慧办公、民生服务、指挥调度等多个领域开展数字应用创新,依托已有的管网数据,充分利用物联网、元宇宙、卫星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实时接入各类管网在线动态监测数据,高标准打造了“地下综合管线一张网”——泰山城建智慧运营平台。泰安市190平方公里的城市版图在平台中全方位显示,1640公里的供水、2122.63公里的供气、1385公里的供热管网及1744公里的排水管网等设施运行情况在平台中实时报送,有效推动了民生服务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实现了从源头供给到终端使用全流程监测“一网统管”。

在泰安市长城路北头,一座由22个普通停车位改造的立体停车楼醒目地矗立在泰创大厦楼前,停车楼内132个停车位上停满了游客及周边群众的车辆,便捷的停车模式源于泰山城建集团自主研发的“泰山易停”小程序提供的停车引导服务。

下转02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