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纪宗玉 通讯员 宋明志 于学山
在石横镇,一座现代化钢铁企业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在石横特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石横特钢”)棒材型钢生产现场,透过生产车间的观景窗能够看到,一块块硕大的钢坯在自动化生产线的精准操控下,经过锻压、断切、拉直、打磨等工序,最终被定制生产成客户所需型号的棒材型钢,这条近550米长的生产线,是该公司最长、最先进的生产线。
“作为泰安区域内最大的单体车间,此项目配置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原材料投放、生产监管及产品入库自动化等全流程监管,既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又节约了能源、节省了人力。”石横特钢生产技术部负责人说。
石横特钢作为一家集焦化、炼铁、炼钢、轧钢、发电、机械制造、钢铁物流于一体的大型民营钢铁联合企业,在45项重点经济技术指标中,27项居国内行业前三、41项居行业前十,锚杆钢销量占据全国市场60%,是山东省建筑钢材最全的钢铁企业之一,也是国内优质精品钢生产基地。
除了在生产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外,石横特钢在环保方面更是走在行业前列。近年来,该公司始终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钢铁产业低碳技术,加快低碳转型,优化用能与产品结构、产业协同处置等技术,推动资源综合利用,实现碳排放强度、吨钢能耗、污染物排放等逐年下降。
作为钢铁企业,环保问题无法忽视。但在石横特钢厂区,空气质量却优于周边。“建绿色工厂”是该公司主路旁石刻上的醒目大字。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该公司多年来不断斥巨资进行环保设施建设和技术改造。
“对于烧结机、球团烟气治理,我们采用‘五电场静电除尘器+SCR脱硝+石灰—石膏法脱硫+湿式静电除尘器’组合工艺,配套建设烟气脱湿减白设施,治理后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浓度分别降到5mg/m3、25mg/m3、35mg/m3以下,低于超低排放标准。”石横特钢总经理表示。
为循环利用水资源,石横特钢建设日处理能力3.2万立方米的污水处理厂,将生产废水收集处理后全部综合利用,实现废水近零排放。同时,对水循环利用设施和废水处理系统全面改造,利用中水代替新水,用于炼钢炉前冲渣水、炼铁部分生产用水、厂区绿化等用水点。目前,石横特钢水循环利用率达97.5%,吨钢耗新水低于2.4立方米。
作为首批国家绿色工厂,石横特钢累计投资30多亿元安装脱硫、脱硝、除尘等废气治理设施100余套、噪声治理设施300余套、水循环利用和废水处理系统40余套,实现了固体废物100%综合利用合规处置。
绿色转型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在企业发展初期,石横特钢也面临着资金短缺、技术瓶颈等重重难题。然而,凭借着对绿色发展的不懈追求,石横特钢一步步走到了今天,不仅实现了生产系统全过程的污染预防和控制,还做到了超前治理、超低排放。
“近5年来,公司累计投入51.7亿元,实施环保治理项目63个,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下降12%,主要污染物排放均优于国家超低排放标准。”石横特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