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
深化融合
文旅发展插上腾飞“翅膀”
项目提质增效助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我市从项目、产品、文化、业态等各环节寻找融合点,宜融则融、能融尽融。
近期,位于大汶河两岸的泰山·黄河-大汶河文化旅游生态廊道项目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中。这一项目深入挖掘黄河、泰山及大汶河的丰富文化内涵,建成后,将与S103东岳胜境旅游公路等形成济泰融合的旅游大环线,串联起黄河、大运河、齐长城三大国家文化公园(泰安段)。
泰山·黄河-大汶河文化旅游生态廊道项目是我市重点文旅融合项目之一。2023年,我市制定了《全市重点文旅项目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确定新上项目类、优化提升类两大类共18个项目。“新上项目类着重创新文旅业态,突出项目特色,完善服务功能;优化提升类立足现有文旅资源,着眼聚焦发展,不断促进内容、功能等全方位优化提升。”市文化和旅游局工作人员介绍。
我市将该项目作为文旅融合的根本载体和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大力实施全市重点文旅项目攻坚行动,市级领导挂帅包保、工作专班盯靠推进,“红门路—岱庙—通天街”历史文化轴、泰山·黄河-大汶河文旅生态廊道等一批重点文旅融合项目加快建设;泰山博物院、大汶口文物标本库房2个项目列入国家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项目储备库;泰山桃花源等17个项目分别列入省文旅融合、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库。一个又一个文旅项目让文化的魅力可感知、被看见。
文旅深度融合是提升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引擎。文创产品作为文化的载体,丰富了旅游消费的内涵和外延;文旅融合则为文创产品提供了展示平台和市场空间。
“我发现沉香狮子的眼睛非常灵动,侧卧的姿态非常俏皮,‘敢敢’和‘当当’的卡通形象就出现在了我的脑海里。”泰安城市吉祥物“泰吉祥(敢敢)”“泰如意(当当)”著作人张洵抚摸着“敢敢”的脑袋,爱不释手。今年,我市推出了城市吉祥物“泰吉祥(敢敢)”“泰如意(当当)”,在造型设计上采用了“泰山镇山三宝”之首的沉香狮子造型,深受游客喜爱。
注重创意策划,我市致力于打造更多凸显泰安特色的多样化、高品质文旅产品。除城市吉祥物外,今年,我市从众多老字号、“泰好吃”、驰名商标、地理标志产品中,评测推出20款最具泰安地域特色、蕴含泰山文化的“泰有礼”城市礼品;策划推出泰山石刻、泰山碑刻、泰山牌坊、泰山奇观、泰山壁画等系列数字藏品,被列入《山东文化“两创”实践案例》。
串珠成链
文旅产业转型升级
雄伟壮丽的泰山历史悠久、文物众多,巍巍泰山像一座民族的丰碑屹立于中华大地,吸引着五湖四海的游客。今年1至11月,泰山接待游客788.65万人。在泰安文旅发展中,泰山发挥着独特的优势,我市紧紧围绕泰山这个顶流IP,坚持改革破局,从理顺文旅产业发展体制机制开始入手。
今年3月份,泰山文旅集团完成重组整合,功能定位和业务布局更加清晰,形成了以泰山旅游、文化传播、文旅产投、智慧文旅、酒店管理、会展服务为主的六大业务板块。作为全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性服务平台,泰山文旅集团的重组着力突破了“文旅不上山、景区不下山”“画地为牢、各自为战”等瓶颈制约,实现“攥指成拳”。
在此基础上,泰山文旅集团充分发挥文旅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进一步整合全域文旅资源,推进“文旅+”业态创新融合。“突出整合优质旅游资源,我们不断完善提升‘泰山旅游游客服务平台’,串联起全市A级旅游景点、星级酒店150余家,文创特产200余款,累计售出‘泰山+惠游套票’36万余张。”泰山文旅集团工作人员介绍。
文旅产业是典型的“口碑经济”“美誉度经济”,对旅游城市来说,优化提升服务环境是一项永无止境、永不竣工的工程。
为适应游客出行注重服务、品质、安全等新要素,我市站在游客角度,拿出更多用心、用情的举措办法,让游客在泰安更加开心、舒心、安心。今年,泰山文旅集团突出差异化、品质化发展,布局高端VIP私人订制旅游,推出一部车、一导游、一司机全程绿色通道。“‘五一’假期,私人订制游正式上线,自开通至今共接待游客2236批次4.5万人。”泰山文旅集团工作人员说。
策应山上山下一体联动,泰山文旅集团创新打造了“红门里”街区,推出“泰山神启沉浸式体验、泰安味道特色餐厅、泰山作证婚旅融合”等6个项目,日均接待游客2万人以上,被游客称赞为“开在泰山里的步行街”。据介绍,今年由泰山文旅集团建设运营的天外村“泰安印象”农文旅综合体,有力推进了智慧文旅数据展示和全域旅游服务。“立足泰山旅游‘一盘棋’,明年我们还将谋划引进一批文旅项目,全力推动全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泰山文旅集团主要负责人表示。
千川汇海阔,风正好扬帆。当前,泰安文旅高质量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踏着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节拍,泰安正以全新的姿态、崭新的面貌,热情洋溢地奔赴文旅融合的“诗与远方”,全力推动泰安文旅“二次创业、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