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立东
冯骥才是我国著名作家、画家、社会活动家,他获得的荣誉和头衔不胜枚举: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荣誉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评定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等。
冯骥才成为“泰安市荣誉市民”,得益于他的散文《挑山工》,这篇文章唤起了数亿人攀登泰山的欲望,为泰山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客源。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一晃20多年过去了,仿佛就在昨天。那是1999年底,我到市文化局任职,得知市里有关部门正在筹备“荣誉市民”的任命工作,便找到了市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邹沁园。邹沁园是泰安出名的热心人和社会活动家。我向他讲了将冯骥才申报为“荣誉市民”的想法,得到了他的热情支持。不过据他介绍,此前审批下来的“荣誉市民”都是对泰安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国外人士,国内及文化艺术方面还没有先例。于是,我便将到北京、天津、河南、陕西等地现场抽样调查泰山客源的情况向他作了介绍。抽样调查其中一项是“你知道泰山吗?通过什么途径了解泰山的?”得到的回答超过一半是“在学生时代通过课文《挑山工》了解的”。《挑山工》是冯骥才于1981年创作的泰山见闻式散文。冯骥才在文中没有着墨于泰山的名胜古迹和优美风光,而是把目光聚焦在挑货上山的挑山工身上,精心描绘了挑山工艰辛的劳作和坚韧的毅力。文章还通过与挑山工的对话告诉大家一个道理:干什么事,只要一心向着既定目标,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前行,就能到达目的地。
《挑山工》自1983年入选全国中小学语文课本后,每年都有千万学生品读,截至1999年,累计超过2亿人。冯骥才让数亿人从听说泰山到走进泰山,了解到泰山有一群靠肩膀扛起输送物资重任的挑山工,品味他们艰苦奋斗的品质,他的贡献是巨大的,是不能用经济数字来衡量的。
没过几天,邹沁园便将《“泰安市荣誉市民”申报表》送了过来,说已向市里有关领导作了汇报。于是,我们便以市文化局的名义开始了申报工作。2000年3月,这项工作顺利完成,我们联系了冯骥才先生,从而促成了他的又一次泰安之行。
冯骥才来到泰安后,市领导出面接待了他。冯骥才一米九多的个子,仪表堂堂。他说与山东有缘,母亲是济宁人,自己是典型的山东大汉。游览岱庙时,他被天贶殿里的壁画《泰山神启跸回銮图》深深吸引,连续两天到壁画前久久凝望,依依不舍。徒步攀登中天门时,他在三官庙遇到一名肩负重荷的挑山工,便趁挑山工休息之际与之亲切交谈,嘘寒问暖,关怀备至;在回马岭挥汗如雨、气喘吁吁之时,几位游人认出了冯骥才先生,兴高采烈地要求与他合影留念,他都一一答应。先生谦和、真挚、低调的风格,留给我很深的印象。
在欢迎宴会上,冯先生说这是他第四次登泰山,第一次是为了写生,当时被泰山岩岩的苍劲雄浑以及刀刻斧砍的肌理所震撼。泰山的大气注入了他胸中的丘壑。《挑山工》就是他第一次登泰山后的切身感受。随即他创作了一幅画——在陡直而似乎没有尽头的山道上,一个穿红背心的挑山工,被肩头的重物压弯了腰,却一步步,不声不响、坚韧地向上攀登。
第二次登泰山,是“文革”时期,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上山敬香拜神的老婆婆。当时山上山下的寺庙道观都大门紧锁,门棂上落满了蜘蛛网,然而那些虔诚的信徒为了还愿(也许是许愿),千辛万苦地爬上山顶,隔门磕头,至诚至深,令人感动。他从中得到启示:世上最难约束的,乃是人心。
第三次登泰山,是1989年他的父亲去世之后,他的母亲终日沉浸在失去亲人的悲痛之中。为了让母亲振作起来,他陪母亲来登泰山。他搀扶着母亲乘汽车、坐缆车,登上了泰山极顶,买了一个“登泰山,小天下”纪念章,给母亲戴在胸前,并在玉皇顶刻有“极顶”两个字的石头前为母亲照了一张相。返回之后,母亲的精神为之一振,心情豁然开朗。冯先生感慨万分:泰山啊,这就是你神奇的魅力所在。
冯先生说,他和泰山有缘,泰山给了他很多人生的启示,青年时代,是泰山挑山工给了他巨大的激励,鼓舞他奋斗不止。在生命的秋天,他要认真“盘点”自己,走好未来的路程。
冯先生说,他此生登过不止数百座山,感受最深的当数泰山。他深信,一个人能与国山结缘,是一种少有的福分。很多山上都有挑夫,他只称泰山上的为“挑山工”,他觉得“挑山”这个词很有寓意,很有意境。冯骥才的书房里保存着一根光滑、包浆的扁担,是一个挑山工送给他的,他一直视若珍宝。冯先生说:它不只是一个生活的遗物,它是一个苍劲而又珍贵的历史生命,它是永恒的。
第一次登泰山之后,冯先生便依据切身感受创作了一幅画——《泰山挑山工图》,一直把它挂在书桌前不肯换掉。后来,这幅画在唐山大地震时不幸被毁,冯先生又重新画了一幅。为了表达对泰山的深情,冯先生把这幅画带到了泰安,他说:“这幅画应该属于我的城市。”
一篇散文在少年儿童中产生如此广泛的影响,在中国文学史上实属罕见。冯先生因此被泰安市实验学校聘为少先队名誉辅导员。在受聘仪式上,冯先生为孩子们写下了4个大字——“爱我泰山”。
在泰山脚下的御座宾馆举行的“荣誉市民”颁证仪式上,冯先生深情地说:“《挑山工》这篇散文不过是写出了我对泰山的感受,谈不上为泰山增添光彩。可泰山却给了我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我的创作生涯中,有一种精神,一种力量,就是与挑山工连在一起的。它已经注入了我的骨髓,我要永远地将它保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