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苏婷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眼下,文旅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为群众生活带来丰富体验的同时,也为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大动力。近年来,市财政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文旅融合战略部署要求,积极发挥财政资金支持保障和引导带动作用,强力推动全市文旅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
全力加强对上争取。市财政局密切关注上级政策动态,结合全市文旅产业发展实际情况,积极会同文旅等有关部门,以具体工作任务和项目为载体,持续做好项目策划包装,加大对上争取力度。今年以来,全市共争取文旅方面资金1.25亿元,有力支持文旅康养强县建设、文物及文化遗产保护、文旅宣传等工作。同时,加大专项债券、国债等支持力度,支持泰山·黄河-大汶河文化旅游生态廊道项目建设及封禅大典演出升级改造项目。
全力强化政策支持。市财政局落实《推进文化和旅游消费复苏回暖的十条措施》,支持开展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活动、景区门票减免行动、助力景区品质提档升级。同时,加强《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奖补政策》宣贯力度,在产业质量提升、文旅市场消费、文旅市场开拓等方面拿出“真金白银”奖励,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持续激发文旅市场主体活力。今年以来,市财政局共落实奖补资金799万元,有力支持了特色旅游街区打造、景区品质提升、酒店民宿提档升级等项目。
全力保障项目建设。市财政局统筹现有资金渠道,优化资金支持结构,2024年共安排资金1.19亿元,重点支持泰山文化传承保护、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等项目。其中,投入资金5232万元,支持泰山古建筑群、大汶口遗址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助力我市提升文物和非遗保护水平。同时,加大资产统筹盘活力度,将相关资产注入文旅集团、交发集团,支持发展重点文旅融合项目,打造产业集群。目前,我市“泰山+”旅游产业集群入选全省首批支柱型雁阵集群,文化创意和精品旅游产业集群总数并列全省第一。
全力支持品牌塑造。市财政局围绕打造特色文旅品牌,近两年来,共筹集资金300万元,支持编制文旅融合规划,构建文旅融合发展大格局。同时,聚焦繁荣文化事业,丰富文旅品牌内涵,投入2860万元,支持泰山国际登山节、亚洲攀岩锦标赛等文体活动;积极支持《大泰山》《大汶口》等文艺作品创作和媒体宣传推广,助力提升泰安、泰山旅游文化品牌影响力。
全力提升金融服务。市财政局深化多元合作,定期举办文旅企业专场金融大集活动,促成银企对接700余次。同时,持续推进“省行行长泰安行”,邀请省级金融机构领导来我市调研考察文旅产业项目。实施精准帮扶,市财政局定期组织金融伙伴团队深入摸排全市文旅企业项目融资需求情况,为有需要的企业项目全部配备金融伙伴团队,开展“一对一”融资对接服务。截至11月末,全市文旅企业贷款余额89.10亿元,同比增长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