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小东 王茂龙
加快回迁安置房建设,让居民住上新居;升级改造农贸市场,为居民打造“一刻钟生活圈”;建设幸福食堂,解决老年人用餐难题……
民生无小事,实干暖民心。近年来,在泰山景区村街管理中心党委的指导下,泰山景区迎胜居委会牢牢把握党建引领的核心作用,以居民需求为服务导向,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共治共享、信用推动、服务民生的治理新路径,居民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从旧宅到新居
居民开启新生活
走进迎胜居委会清雅园小区,干净整洁的环境让人眼前一亮。这处旧村改造的回迁安置小区,承载着迎胜居委会居民的“安居梦”。
“人生不过是居家,出门,又回家。我去年4月拿到了新房钥匙,从打开门那一刻开始,就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向往。”今年42岁的居民张会莲说,以前住的房子又潮又黑,入住新房后,幸福感就像坐上了火箭,一路飙升到巅峰。“搬进新家,对我来说不仅是换了一个住所,更是开启了全新的生活模式。”张会莲说。
迎胜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王宝强介绍,2021年11月,迎胜城中村拆迁工作全面完成;2023年4月底,迎胜回迁B-1地块9#、10#完成新房交付。“今年5月,迎胜旧村改造回迁E地块开工建设,该地块共有回迁居民楼8栋,计划于今年年底实现工程主体全部封顶,明年年底全部完工,届时将完成全体拆迁户的回迁安置任务。”王宝强说。
农贸市场换新颜
幸福装满“菜篮子”
穿梭于迎胜市场,干净敞亮的购物环境让人眼前一亮。红彤彤的苹果、个大饱满的柚子、当季的大白菜、养生的鲜蘑菇……各类水果蔬菜在摊位上依次排列。
“这里的蔬菜品种丰富、价格低,我经常来购物。”家住迎胜市场附近小区的居民袁女士一边选购蔬菜一边告诉记者,自从原来大棚式农贸市场升级改造为楼房室内农贸市场后,购物更舒心了。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建于2000年的迎胜市场已满足不了居民的购买需求;同时,购物车辆不断增多,停车不便和易造成交通堵塞等问题凸显。为解决这些问题,迎胜居委会按照“东西分区、上四下一,高标定位、商旅一体”的思路对农贸市场进行了升级改造。
改造后的迎胜市场,东、西两侧市场楼房均为地上四层、地下一层,其中地下一层为停车场。据王宝强介绍,市场改造后,使用面积由原来的4000多平方米增至12694.62平方米,停车场能同时满足120辆机动车停放。市场新引入商户18家、摊位55个,新增早餐、特色美食等业态,实现完美蜕变。
建设幸福食堂
老年人尽享幸福“食”光
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是增强居民幸福感的重要途径。多年来,迎胜居委会依托泰山旅游大环境和泰山主进山口的位置优势,发展配套旅游服务业,不断壮大集体经济。
集体经济收入增加了,为居民服务的力度也加大了。2023年6月,迎胜居委会建设的幸福食堂启用,该食堂面积约300平方米,可容纳近80位老年人同时就餐,由迎胜天外村餐饮娱乐有限公司具体运营和管理,每周二为迎胜居委会75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提供午餐。“在这里吃得好、喝得好。我每个周二都来吃饭,从家里几分钟就走过来了。”正在幸福食堂就餐的77岁居民周淑凤说。
为让居民共享发展成果,迎胜居委会通过成立集体企业和引进企业,先后为360余人解决就业问题。迎胜居委会还高标准落实福利政策,每年投资120万元,为超龄不能参加养老保险的老年人,按照“60至70岁每月820元、70至80岁每月964元、80岁以上每月1108元”的标准发放补助;投资8万元为老年人办理“银龄安康”险;为考入大学的学生发放2000元奖金;投资400余万元建设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中心设施完善、功能齐全,设有床位30个,配备工作人员3名,可为老年人提供休息、娱乐、医疗等服务。
民生改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王宝强表示,将紧紧围绕为民服务宗旨,在“顺民心”上下功夫,在“厚民生”上勤钻研,全力推进旧村改造回迁建设,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切实提高居民各项福利待遇,不断增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