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辛欣
今年,市交通运输局秉持“联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做活水文章”的思路,积极推进京杭运河柳长河段航道“三改二”升级,对八里湾船闸开展专项养护,及时发现和排除碍航物,多管齐下提升航道通行能力,黄金水道运输效能得到进一步释放。
打通动脉
柳长河段“三改二”开工建设
京杭运河柳长河段航道是京杭运河山东段主航道,也是船舶进出泰安港的唯一通道,南水北调非调水期间仅能通航600吨至700吨级船舶,这成为近年来制约泰安水运发展的首要因素。经我市多次争取,省委、省政府决定将京杭运河柳长河段“三改二”工程与东平湖老湖区洪水相机南排工程一并实施。
今年8月,工程进入封闭施工阶段,通过挖深拓宽,使原来的三级航道升级为二级航道,航道底宽提升至60米,水深可达4.2米,满足2000吨级船舶和万吨级船队通航,航道整体通航能力将实现翻倍,碳排放和运输成本均将大幅降低。
疏通经络
八里湾船闸开展专项养护
与柳长河段相连的八里湾船闸是船舶进出泰安港的“咽喉”,航道封闭施工为船闸养护提供了有利条件,此次专项养护是八里湾船闸投产以来首次深度养护。11月15日,施工单位入场,开展为期30天的作业,将与柳长河段航道“三改二”工程同步完工。此次养护工作主要包括闸阀门门体、运转件、支承构件等部位的修理、更换和改造以及金属结构防腐、闸室清淤、机电设备修理等。
养护后的船闸,结构将更坚固、运行将更平稳、操作将更高效、安全性将更强,船只过闸时间也将缩短,为航道畅通、水上交通安全有序提供保障。
消除梗阻
及时发现和排除碍航物
我市采用传统和现代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加强航道日常巡查养护,制定巡查计划,确定巡查频率和巡查路线,确保全面覆盖各航道区域;组织巡查航道,发现并及时排除航道上的障碍物、沉积物等,今年开展航道巡查16次,发现并整改问题12个。此外,覆盖高等级航道的信息化系统已投入试运行,工作人员通过平台开展远程电子巡航,辖区内船舶动态、航道尺度、航标状态等信息一屏掌控,与传统巡航方式双管齐下,保障了航道畅通与船舶航行安全。
市交通运输局将加强水、公、铁等运输方式的相互衔接,推动内河水运体系升级工程开展,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为降低物流成本提供有力支撑,为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贡献水运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