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宁阳 上一版3  4下一版
“沉睡”资源变发展“活水”
进村见公园 处处好景色
多元服务稳稳托起“夕阳红”
“文润泰安 艺进万家”文化惠民演出走进文庙街道
建设高品质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
促进青年干部成长成才
高效推进“开办餐饮店一件事”落地落实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年11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阳县构建医养结合幸福养老圈
多元服务稳稳托起“夕阳红”

 

□通讯员 王哲 宋绪政

今年以来,宁阳县大力推进“物业融网·红暖万家”工程提质扩面,聚焦社区养老医疗精准服务,从完善运行体系、整合资源力量、优化服务模式、建立推进机制等方面精准发力,为老年人打造的医养结合幸福养老圈已见成效,社区真正成为老年人健康生活的有力保障。

实现医养服务“零距离”

“这次多亏了咱们社区的网格员上门走访,不然后果真不敢想。”家住文庙街道兴隆社区的王大爷说,“我本身心脏不太好,那天家里只有我自己,网格员定期上门来访,我们正聊天呢,我突然感到心脏不舒服、浑身无力,网格员便立刻拨打120送我去了医院。我康复出院后,社区又给我配备了家庭医生,定期上门给我检查心率、指导用药、提醒我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别提让我多安心了。”说起这次经历,王大爷仍然对社区的行动赞不绝口。

宁阳县充分融合家庭医生团队和社区网格员2支队伍,将网格员上门问需、家庭医生入户服务有机结合起来,社区网格员定期开展遍访摸排和居民问需,每周上门走访独居老人、特困人员、重大疾病人员等重点人群,动态掌握居民健康情况和医养需求。对有需求的对象,再由家庭医生团队建立医养服务需求档案,同服务对象建立定向沟通渠道并定期上门巡诊,现已走访社区老年群体2万人,收集医养服务需求8000余条,提供8100余人次上门巡诊服务。

此外,宁阳县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不断建强服务阵地。一方面,对所有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优化提升,更新完善卫生服务站硬件设施,提高治疗水平,丰富医疗类别,让老年人自愿选择“就近看病”;另一方面,开展健康体检等无偿普惠医疗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家门口”暖心服务。截至目前,各社区联合各级医疗机构多次开展“健康服务进社区”活动,惠及老年人14075人次。

激活医养发展新动能

“我父亲因为颈椎问题导致半身不遂,需要居家康复照料,但我们不知道去哪里找专业的护理机构。听说‘心在宁阳’微信小程序增加了医疗健康功能,我试着在小程序上报了需求,没想到社区网格员立即与九如城养老机构沟通,第二天就安排了专业人员上门评估并制定治疗方案,现在他们已经上门服务3次了,服务效果很好。”家住文庙街道德园社区的刘先生说。

通过数字化技术推动社区养老医疗服务水平提升是必由之路。宁阳县依托城市社区治理信息化平台,充分利用“心在宁阳”微信小程序,链接多部门资源信息,增设居家医疗、康养等服务模块。建立“居民呼叫—平台响应—中心派单—定制服务”工作机制,实现居民养老医疗诉求2小时内闭环响应。截至目前,已及时解决居民养老医疗需求375条。

同时,宁阳县以街道为单位引入九如城、开元等养老公司,打造社区医养服务中心和养老医疗服务机构共同参与的工作模式,在党建引领下,促进各类服务力量贯通融合。“我们拥有专业的居家养老服务团队,依托养老机构运营优势,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就餐就医、日间托养、紧急救援等服务。”承接养老医疗服务的宁阳九如城如兴养老服务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疏通医养结合经络网

刚到午餐时间,文庙街道锦绣城社区门口的幸福食堂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队。“我要回锅肉、葱烧豆腐还有海带汤,今天的菜不错,全是我喜欢的。”70岁的社区居民李大爷是幸福食堂的常客,“来这里吃饭省时省力,还能和老朋友边吃饭边聊天。”吃完午饭,李大爷还向食堂预订了晚餐,等到了晚饭时间,工作人员便会送餐上门。

宁阳县各城市社区党委结合社区老年人口规模、用餐需求等,通过自建或与签约养老机构合作等方式,建设完善社区幸福食堂,规范管理运营,为社区居民提供丰富多样、质优价廉的菜品,并为有送餐需求的老年人提供送餐助餐服务。截至目前,宁阳县已建成幸福食堂28处,并研究制定了《幸福食堂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幸福食堂评估暂行办法》,确保幸福食堂长期平稳运营。

此外,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各社区不定期开设老年课堂,举办文体活动,为老年人提供上门聊天、情绪疏导、文体活动等服务。

宁阳县对社区养老医疗精准服务工作各环节进行了细致部署,针对特殊人群的“急难愁盼”问题,在加大保障支持力度的同时,积极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参与提供服务,实现居民受益、社区创收、机构盈利的多赢局面。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