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宁阳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文明实践托起社区治理“半边天”
宣传医保政策 筑牢民生保障
推动人居环境持续提升
借古喻今解纷争 谦和礼让促和谐
消防宣传进校园 安全守护伴成长
“一村一品”结硕果 农民增收笑开颜
种植中药材 致富有“良方”
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进社区
赶“文明集市” 沐文明新风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年11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蒋集镇
种植中药材 致富有“良方”

 

本报11月12日讯(通讯员 王元)近年来,蒋集镇围绕发展现代产业、打造特色品牌、推动乡村振兴的工作思路,在巩固好传统农业产业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发展多元化的产业布局,把中药材种植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切实把中药材产业发展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新路径。

在蒋集镇前彭村菊花种植基地,菊花轻轻摇曳,散发出阵阵花香,让人心旷神怡。黄澄澄的菊花丛间,村民正忙着采摘成熟的菊花。“这里的菊花是香菊和杭白菊,从外地引进来的中药材,适合这边的土质栽培,菊花采摘后经过挑拣、清洗、烘干,销往多地药企,收益还是比较客观的。现在这个季节,每天有100多名工人采摘,这也让当地群众增加了一些收入。”宁阳县红旗农场负责人殷波说。

“在这里摘菊花摘得越多挣得越多。在‘家门口’就业,不仅能增加收入,还不耽误照顾家里。”蒋集镇前彭村村民邢志美说。

位于蒋集镇的大胡林场充分利用辖区内的林地资源,进行林下中药材种植,打开林下经济发展的新通道,让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结硕果。

林场内,工人三五成群,忙碌着种苗、压实、覆膜。目前,大胡林场已种植中药材4.67公顷,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实现了中药材种植与林业生产的和谐共生,曾经的林间荒地如今变成了群众增收致富的金“药”匙。

山东福御康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忠涛说:“我们的白芍基本上是3年生,每一年的开花季节,我们可以采花卖一部分,3年的收益大约每亩地在5000元左右。此外,我们和其他药厂还有订单式合作,公司也有晾晒厂、冷库可以储存、分拣,产、销基本是一体化的。”

由于林场内生态环境优越,种植的中药材具有生长缓慢、生长周期较长、有效成分含量高等特点,为中药材的品质提供了保障。同时,林场内种植的中草药不受化学农药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天然生长,在品质和安全性方面更受市场认可。

中药材种植让蒋集镇群众有业可就、增收有路可循,成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群众增收致富的一味“良药”。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