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宁阳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文明实践托起社区治理“半边天”
宣传医保政策 筑牢民生保障
推动人居环境持续提升
借古喻今解纷争 谦和礼让促和谐
消防宣传进校园 安全守护伴成长
“一村一品”结硕果 农民增收笑开颜
种植中药材 致富有“良方”
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进社区
赶“文明集市” 沐文明新风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24年11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庙街道整合资源、完善阵地、创新形式、壮大队伍——
文明实践托起社区治理“半边天”

■老人在社区“幸福食堂”内就餐。通讯员供图
 

本报11月12日讯(通讯员 刘文文)今年以来,文庙街道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为平台和载体,通过整合各类资源、完善阵地建设、创新活动形式、壮大志愿者队伍等方式,不断吹响文明新风号角,让社区治理从“独角戏”变成“大合唱”,文明实践托起了社区治理“半边天”。

从外地来到文庙街道锦绣城社区居住的李女士经向当地居民询问得知,社区内不仅有“幸福食堂”,还有健身活动室、舞蹈室、棋牌室等,居民的生活丰富多彩。社区还经常组织各种活动,如健身比赛、舞蹈表演等,让老年人老有所乐。此外,社区还有诊所,方便居民“家门口”就医看病。

当前,社区养老服务成为广大居民群众密切关注的焦点。文庙街道各社区通过优化办公空间布局,积极整合外部资源,携手宁阳县医药公司共同打造社区便民大药房,有效缓解了社区居民“家门口”取药难的问题。此外,站前社区、金阳社区等积极推进“幸福食堂”建设,公开承诺惠老标准,为居民提供便捷、优质、价廉的用餐服务;梧桐里社区广泛招募志愿者,成立“桐心银辉”理发室,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及行动不便的群体提供免费理发服务。老年人在社区中找到了归属感,社区为他们撑起了“半边天”。

万通社区居民王女士积极主动参与社区活动,并到社区文明实践站参加红绳编织培训,不仅能学习编织红绳的技巧,通过此项技能增加收入,还能和其他居民聊家常,交流彼此的育儿经验。万通社区用红绳织就了妇女的“半边天”。

社区青年李先生说:“家里经常来客人,正愁没有地方静心学习,结果社区就有自习室,还提供水、电、打印等服务,比在家学习还舒心。”梧桐里社区、万通社区、站前社区、兴隆社区、德园社区等社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积极发挥阵地作用,精心打造社区自习室,为辖区居民提供良好的学习场所。同时,各社区还在寒暑假期间开展托管服务,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为青少年的成长之路撑起了“半边天”。

文明实践站为居民群众提供了展示和享受生活的平台,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建设,邻里关系更紧密,社区生活更美好。文庙街道将进一步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鼓励更多居民参与文明实践,提升街道治理水平。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