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肥城 上一版3  4下一版
大汶河黄金沙滩 文旅融合项目加速推进
创新服务模式 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危桥改造惠民生
数字化赋能建安产业蝶变
“口红辣椒”迎丰收
守好文化根脉 擦亮非遗品牌
走访慰问 情暖一线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年11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肥城市积极做好非遗保护与创新发展工作
守好文化根脉 擦亮非遗品牌

 

□记者 陈菁钰 江俊瑶

在肥城这片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上,传统技艺宛若星辰,闪耀在历史长河中。从甲氏瓯鸡到瑞泽堂“王氏膏方”,再到肥子茶古法制茶技艺,每一项都是独一无二的瑰宝,彰显着肥城市非遗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

甲氏瓯鸡

百年传承 药膳飘香

在石横镇,甲氏瓯鸡是一道闻名遐迩的特色美食。这道美食不仅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更以其独特的口味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成了人们餐桌上的宠儿。

记者走进甲氏瓯鸡总店,一股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传承人甲承强正在忙碌地准备食材。他告诉记者,甲氏瓯鸡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需要选用两年以上的雌性鸡,搭配黄芪、枸杞、当归等多味中药,经过12道考究工艺,用慢火瓯制一昼夜才能完成。“甲氏瓯鸡不仅美味可口,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甲承强说,“我们采用的药膳配方,有保健养生功效。”

据《石横镇志》记载,当地居民为增强身体抵抗力,创造了瓯鸡这一美食。甲氏族人最开始以经营瓯鸡为生,虽未代代从事瓯鸡生意,但瓯鸡制作工艺和祖传的药膳配方均由传承人代代相传。现在,甲氏瓯鸡已传承到第六代非遗传承人甲承强手中。

甲承强不断推陈出新,结合现代养生理念,研发出了核桃鸡、乌鸡、金龟鸡、灵芝鸡、人参鸡、鸽子鸡等系列产品,适合不同年龄、不同体质的人群食用。同时,他还将甲氏瓯鸡推向了更广阔的市场,通过开设直营店、加盟店等方式,让更多人品尝到了这一传统美食。

瑞泽堂“王氏膏方”

量身制药 驰名四方

瑞泽堂“王氏膏方”起源于石横镇旅店村,最早由王氏先祖王河创始于明朝末年,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口传手授十三代,是山东省第五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王氏膏方”采用优质纯中药,通过中药发酵技术制得膏方制剂。膏方分为内服膏方和外服膏方,内服膏方主要医治各种慢性疾病,外用膏方则以皮肤外用膏剂为主。

在瑞泽堂,传承人刘洪东向记者展示了膏方的制作过程。他告诉记者,“王氏膏方”的制作需要经过选材、炮制、煎煮、浓缩、收膏等多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需要严格把控,确保膏方的质量和疗效。“‘王氏膏方’最大的特点就是因病辨证施治,对症下药。”刘洪东说,“我们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定制膏方,确保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王氏膏方”不仅在当地享有盛誉,还吸引了众多外地患者前来求医问药。刘洪东表示,他们将继续传承和发扬“王氏膏方”的独特医术,为更多患者带去健康。

肥子茶古法制茶技艺

妙手炒茶 留香悠长

在老城街道肥子茶园,记者看到了肥子茶古法制茶技艺的精湛与独特。肥子茶历史悠久,制茶技艺源于北宋,形成于清末,经历了悠久的传承历史。

茶园内满山遍野的茶树郁郁葱葱,炒茶车间内,工人师傅正在忙碌地翻炒着新鲜茶叶。传承人张其栋告诉记者,肥子茶的制作需要经过采青、摊晾、过红锅、揉团、解团、微摊、压锅、过筛、辉锅、退燥等多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需要严格把控,才能制作出优质的肥子茶。

“肥子茶的传统制作技艺十分讲究,需要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手艺。”张其栋说,“我们采用古法炒制,茶汤清澈剔透、叶底碧绿娇嫩,饮之回味醇美,沁人心脾,留香悠长。”

肥子茶不仅口感独特,还具有清心提神等功效。张其栋表示,他们将继续传承和发扬肥子茶古法制茶技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品尝到这一传统名茶。

一直以来,肥城市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努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近年来,肥城市通过举办非遗博览会、展示活动等,不断提高非遗项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肥城市还注重非遗项目的创新性发展,推动非遗与现代产业、旅游、教育等深度融合。接下来,肥城市将继续加大对非遗项目的保护力度,推动非遗与现代产业深度融合,让传统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