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1月7日讯(记者 杨文洁 实习记者 张智凯)“我们要先把花刀打好,再进行调味,火候要恰到好处……”6日上午,在非遗“鲁渝味道·双向奔赴——特色美食培训促创业”技能提升培训班现场,学员里三层外三层围在灶台前,有的拿出手机拍摄,有的认真做笔记,生怕错过大厨现场教学的每一个重点。一场鲁渝美味的“双向奔赴”在这里精彩上演。
活动现场,巫溪烤鱼非遗传承人不停地翻动烤鱼夹,从鱼的挑选到用什么火候,细致入微地进行讲解。泰安鲁菜大厨则在厨房里展开教学,火焰升腾之间,爆炒腰花、泰山三美、泰山炒鸡……一道道美味的鲁菜香气四溢。此次培训班邀请巫溪烤鱼非遗传承人和泰安鲁菜大厨为54名学员现场授艺,重点传授巫溪烤鱼和泰山炒鸡两道拥有灿烂文化底蕴美食的烹制方法,通过集中培训助力学员创业。
教员讲得认真,学员也抓住难得的机会认真学艺。“这次培训不仅是两地菜系的交流,更让鲁渝美味飞入寻常百姓家,让鲁渝劳务协作工作更接地气,真正体现了‘鲁渝一家亲、泰巫一家人’的浓厚情谊。”学员代表童清伦对这次培训感受颇深。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近年来,泰安、巫溪两地聚力打造鲁渝劳务协作“升级版”,我市在就业帮扶基地建设、职业技能培训、劳务输出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截至目前,我市已累计建成19个鲁渝就业帮扶车间,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480余人。两地人力资源市场实现“云互联”,组织泰安企业与巫溪务工人员视频连线,“一对一”摸排就业需求,“点对点”推送岗位信息,“门对门”组织专车接送。2022年以来,我市先后帮助48名巫溪籍劳动力到岱银集团、金塔机械集团等重点企业就业。同时,我市突出地方特色,结合生态资源优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优势,开展“宁河烤鱼”“肥桃种植”“鲁菜师傅”等特色培训,助推乡村振兴。今年以来,我市已开展鲁渝劳务协作技能培训8期,培训巫溪县农村劳动力39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