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泰山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共建低空经济产业生态
一线驻村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春水”
为民解忧“走实”又“走心”
打造乡村“共富屋”
社区一抹“红”擦去居民心中一片“尘”
从严从实从细高效办理环保督察转办信访件
结对共建促发展 强村富民添动力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年11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徐家楼街道创新实施“驻村工作周”工作法
一线驻村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春水”

 

□记者 李皓若

基层是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第一线”。今年8月份以来,泰山区徐家楼街道党工委创新实施“驻村工作周”工作法,街道包村干部每月抽取一周时间下沉包保村(社区),以党建为引领,为民务实、担当作为,与村(社区)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督促完成“一村一件大事”“一村一件实事”项目34个。

聚焦党建引领

争先进位“跑起来”

徐家楼街道党工委始终将建强基层党组织作为驻村工作的“总开关”,把基层党组织“五项建设”细化分解,形成具体的“七项任务”,建立“一包到底”的包村同责机制。街道党工委书记包保问题隐患最大的村,21名包村领导干部与村(社区)同责,通过上下联动、“一包到底”、包村同责等措施,将领导干部与包保村(社区)责任捆绑,高位推动发展、稳定、安全等一系列重点工作落实。

街道驻村干部聚焦“示范村”头雁领航、“创优村”擂台比武、“强基村”整顿提升,带领驻村成员及村(社区)“两委”成员锚定强村公司、物业融网、医养结合、快递行业党建突破项目,对标先进找差距,聚焦发展找出路,确定了村(社区)20项重点工作推进路径。自8月份“驻村工作周”活动开展以来,街道召开专题“两委”会议38次、党员群众座谈会44次,督促完成“一村一件大事”“一村一件实事”项目34个,在街道上下形成了积极作为、奋勇争先的良好态势。

为确保驻村工作效果,街道党工委探索形成了重点工作督办制等一系列一线驻村工作制度,并通过重点工作周报刊发、任务清单上墙、通报公示进群、现场展演亮相,营造了村(社区)“比、学、赶、超”的干事氛围。

聚焦堡垒巩固

人才队伍“强起来”

人才队伍是建强基层的源头活水。借助“驻村工作周”,徐家楼街道党工委深入推进“两委”后备力量培养储备工作,通过召开班子测评会,进行民主推荐、组织考察,从社区内致富能手、外出返乡人员、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等群体中,推选有能力、有公心、有热情的年轻后备干部,储备了素质过硬的村(社区)发展后备力量75人。

按照“成熟一个补齐一个”的原则,街道逐步将基层党组织储备的“后备军”转化为助力基层发展的“生力军”,先后补齐配强了灵芝社区、万官社区、梅山社区、惠民社区“两委”成员14人,为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注入源头活水。

为进一步壮大组织“主心骨”,街道驻村干部通过民主测评、个别座谈、随机走访的方式,对社区党组织书记和社区干部的党性、工作能力、工作素质等开展民意测评调查,做到情况早预见、问题早掌握,全面掌握村(社区)人才的思想动态、基本情况、能力特长等,为下一步换届打好基础。

聚焦民生实事

群众生活“暖起来”

借助“驻村工作周”,徐家楼街道党工委开展群众大走访、民情大摸排、问题大整改,全力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为了解群众最新需求和情况,街道包村干部会同村(社区)“两委”干部、网格员深入走访党员群众,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倾听民声,“驻村工作周”期间共走访党员群众3200户,收集民意267件。针对居民反映的“关键小事”,街道坚持问题包保到人,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通过完善社区公共服务、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解决电动车充电难题、调解邻里纠纷、优化“幸福食堂”、管理老年活动驿站、规范商贩占道经营等,促进了一系列民生问题的解决。

“驻村工作周”活动开展期间,新峪社区携手公益组织、物业,开展“情满中秋 共享团圆”百家宴,拉近邻里亲情;大官庄村携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志愿队伍,开展义诊、义剪、义修等助老活动,营造了尊老、敬老的文化氛围;万家庄村开展“小戏小剧进万家”文化惠民活动,打造万家幸福和谐村居……一系列暖心活动的开展,让街道各村(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更足。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