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1月4日讯(通讯员 尚程程)泰山区徐家楼街道新峪社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创新服务方式,架起服务居民连心桥。社区依托文明实践站,设置文明实践广场、老年人文明实践活动室、“暖夕阳”邻里师傅服务点、向阳花文明实践活动点、科普健康服务点,组建“温暖夕阳”敬老爱老等文明实践服务队10支,开展文明实践服务活动100余次。
文明实践有力度,织密共管服务网。新峪社区按照“便于管理、便于组织、便于服务”的原则,细化文明实践网格,健全“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三级服务管理体系,实现“文明实践引领、一网统管”;充分发挥网格党支部书记“领头雁”作用,抓好文明实践队伍建设,坚持“以网定格、以格定人、以人定责”,努力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中办”;在网格驿站设置“共享家什”服务点,将每月最后一周的周六设为“便民服务活动日”,用文明实践赋能社区治理。
全天服务有速度,绘就共享“同心圆”。新峪社区建立“有事您请说、‘码’上立即办”全天候工作机制,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随时处于“开机”状态;组建“石大姐”说事拉理、“温暖夕阳”敬老爱老、“一片叶”绿化美化、“新峪卫士”治安巡逻、“向阳花”关爱未成年人5支文明实践服务队,开展文明引导、安全隐患排查、治安巡逻、矛盾调解、环境卫生整治等文明实践活动60余次。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依托医养超市设立科普健康服务站点,探索成立以守护老年人为主的“银发管家”“银发卫士”等5支队伍,让老年人不再孤单。社区党委充分整合辖区资源,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平台和文明实践网格,开展三位一体知民心、文明实践聚民心、多元共治安民心、居民共融筑同心、服务居民凝爱心的“五心”工作,从明确“小任务”、讲清“小道理”、开展“小活动”、解决“小问题”、做好“小事情”、宣传“小人物”入手。社区还利用传统节日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断增进邻里感情,努力把服务居民“最后一公里”变成服务居民“最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