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闻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教家风建设的重大意义
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强化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凝心铸魂聚合力 担当作为建新功
深刻认识新时代新征程工匠精神的价值意蕴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年10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强化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学院 湛风涛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9月9日至10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则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内在要求。

2023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信中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6个方面对教育家精神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进行了深刻阐释。教育家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目标下引领教师队伍建设的战略支撑,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强化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非常必要。

坚持党的领导

夯实政治基础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定海神针”。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要求广大教师,特别是党员教师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落实到教育改革发展的各个方面,融入教育教学研究的各个环节,真正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从而确保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正确,扎实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坚定理想信念

筑牢思想基础

理想信念是人精神世界的核心,是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正确坚定的理想信念,激励人们为一定的社会理想和生活目标而不断努力求索。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要求广大教师练就“金刚不坏之身”,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把坚定的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准确认知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上,真正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总开关”问题,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诚践行者。

强化舆论宣传

拓展社会基础

舆论宣传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和途径。推动教育家精神在更广范围内得到传播和弘扬,增强其在社会大众中的影响力和认同感,就必须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营造良好的舆论宣传环境。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要善于发挥新媒体作用,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对各级各类新媒体平台资源进行全面系统整合,尤其是发挥微信、微博、短视频平台的即时传播、高度互动、精准定位与个性化推送等特性,力求做到传播的普及和优化,形成强大的传播合力,推动教育家精神的宣传阐释工作走深、走实、走心,为教育家精神的弘扬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构建长效机制

完善制度基础

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加强制度建设,构建弘扬教育家精神的长效机制,是确保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要完善师德师风建设机制,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师风养成,对师德师风失范实行“一票否决制”;要加强教师学习锻炼和系统培训机制,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实践考察,推动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自主发展相结合,引导教师潜心治学、乐教爱生,加深对教育真谛的理解和感悟,营造教育家脱颖而出的绿色生态;要优化教师表彰激励机制,不断提高教师待遇,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大力宣传教师中的“时代楷模”和“最美教师”,最大限度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