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闻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教家风建设的重大意义
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强化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凝心铸魂聚合力 担当作为建新功
深刻认识新时代新征程工匠精神的价值意蕴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24年10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刻认识新时代新征程工匠精神的价值意蕴

 

□中共泰安市委党校 付振河

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一重产业工人代表回信时指出,“新时代新征程,希望你们坚守技能报国初心,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苦练内功、提高本领,继续为建设制造强国、推动东北全面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工匠精神是深化改革创新,提升我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精神支柱。弘扬伟大的工匠精神,对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深刻认识工匠精神的历史渊源与时代内涵

工匠精神在中国历史悠久,各类史料中均有其踪迹可寻。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舜帝曾在历山耕作、雷泽捕鱼,更在黄河岸边亲手制作陶器,于寿丘(今曲阜)打造各类生产用具和家用器物。舜帝因此被视为中国工业文化的始祖,他的事迹彰显了古代工匠的卓越才能和奉献精神。从舜帝时期开始,历经夏朝、商朝及春秋战国等历史时期,中国形成了独特、悠久的工匠文化和工匠精神。工匠最初指的是手工业者,在古代被称为“百工”。《周礼》中详细记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六大类30个工种,包括木工、金工、皮革工、染色工、刮磨工和陶瓷工等。而《庄子》中的庖丁解牛故事,更是生动地展示了工匠高超的技艺和近乎道的境界。历代中央政府机构中,或许可以不设农部,但工部是必不可少的。这一设置充分反映了我国古代各朝各代对工匠的极高重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各行各业都形成了自己的“祖师爷”,如木匠的祖师鲁班、织布工的祖师黄道婆、酿酒业的祖师杜康、豆腐业的祖师刘安等。这些杰出的工匠为当时的生产力发展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古代工匠最典型、最突出的特征是对技艺的苛刻要求和精益求精的精神。他们为求极致,不惜付出任何代价,这种工匠精神推动了我国古代社会的繁荣,促进了生产力的不断提升。从精美的陶器到璀璨的玉器,从四大发明到传世之作《清明上河图》,都凝聚着工匠的智慧和创造力。中国工匠精神源远流长,历久弥新,世代相传,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工匠精神作为一种崇高的职业精神,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职业品质的集中体现,它反映了从业者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其基本时代内涵涵盖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精益求精的钻研精神、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

爱岗敬业,意味着对职业的深厚热爱和全身心投入。爱岗,即干一行爱一行,坚守本职工作,不轻易动摇;敬业,则是对职业的敬畏和尊重,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去履行职责。这种精神在获得“工匠”和“劳模”荣誉称号的工人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他们往往在本职岗位上默默耕耘数十年,最终成就一番事业。爱岗敬业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之一,正如孔子所言:“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的核心所在。它要求从业者对每件产品、每道工序都倾注心血,追求极致的品质。这种对产品品质的孜孜不倦追求,是工匠成长的必由之路。老子有云:“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而《大学》中的“止于至善”,更是将精益求精提升到了做人、做事的最高标准。成功的企业,无一不是精益求精的典范,如瑞士手表,其誉满全球的背后,是制表匠对每一个细节的精心打磨和雕琢。

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在继承传统“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内涵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与古代手工作坊不同,现代工业生产往往涉及众多工序和团队成员的紧密合作。如果没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各自为战,是无法完成精美产品的。协作,即团队成员的分工合作;共进,则是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和共同进步。德国知名品牌如奔驰、宝马、奥迪、西门子等,都是团队协作精神的杰出代表。

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是新时代工匠精神的灵魂。传统的工匠精神强调继承,而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则更注重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推动产品升级换代,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因此,是否具备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成为判断能否称之为新时代工匠精神的重要标准。

●深刻认识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

工匠精神作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尺,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这一精神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集中展现,在多个层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工匠精神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敬业”与“诚信”要求。它倡导的是一种对职业的敬畏、热爱与执着追求,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从物质文明的角度来看,创造高质量的物质文明必然离不开工匠精神的支撑。只有秉持工匠精神,才能打造出真正优质、可靠的产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

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前行的精神源泉。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但距离制造业强国还有一定差距。其中,缺乏具备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是重要原因之一。为实现中国从全球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跨越,我们必须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推动制造业由重量向重质转变,打造更多在世界上站得住脚的品牌。

工匠精神是企业竞争发展的品牌资本。在当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品牌已成为企业的重要生产力,而工匠精神在企业品牌形象塑造和品牌资本创造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可以帮助企业提升产品质量、优化服务体验,从而赢得消费者的信赖,为企业带来无形的资产和价值。

工匠精神是个人成长的道德指引。作为一种职业精神,工匠精神是员工提升个人精神追求、完善个人职业素养、实现个人成长进步的重要道德追求,它鼓励员工在工作中保持敬业、专注、创新的态度,不断追求卓越和完美。正如希尔顿酒店创始人康拉德·希尔顿所展现的那样,即使在最初的工作岗位上,他也能以工匠精神对待每一项工作,最终创办了自己的酒店并打造了世界知名的品牌。

●积极践行新时代工匠精神,助力民族复兴

在实现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不仅需要大批科学家、专家和学者的智慧贡献,也需要千千万万能工巧匠的精湛技艺。为了培育和践行工匠精神,我们应当着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正确认识工匠精神,树立精益求精的理念。工作不仅仅是为了赚钱养家、安身立命,更应是一种对职业的敬畏和对成果的追求。我们应当注重细节,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客户的挑剔,追求更高层次的认识和境界。

爱岗敬业,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践行工匠精神需要从基层做起,脚踏实地,不能急于求成。它需要我们具备坚持不懈的韧劲和锲而不舍的精神,耐得住长年累月坚守的寂寞。无论岗位平凡与否,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始终如一、不忘初心、心无旁骛地工作。

满怀热情,用工作实现自身价值。那些在工作中取得成绩的人,普遍都对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充满热忱和激情。只有当我们对工作充满热爱,才能将其做到极致,创造出卓越的业绩。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就能成为专家;重复的事情用心做,就能成为赢家。

始终秉持素直之心,对企业怀有高度的认同感和使命感。素直之心意味着以宽容的心态倾听他人心声,即使面对仇人或利益冲突的人,也能保持分寸、分辨是非曲直,做出正确判断,维持长久的良好关系。在平凡的岗位上,我们要做到不放弃、不迁就、不随波逐流,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将推动企业发展看作自身价值的体现。

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素质。真正的工匠精神不仅是对使命的延续和职责的坚守,更是与时俱进的工作思路和奋发向前的精神风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成为企业工匠的关键在于学习。我们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努力提升自我价值,成为学习型员工。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我们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实现创新,成为能工巧匠和践行工匠精神的成功实践者。

 
3上一篇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